旅游陷阱无处不在,让你无处可逃,要想行走江湖不挨刀,就得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看穿旅游陷阱。“3·15”临近,今日起,华西都市报旅游周刊开通特别维权行动“说出你的旅游遭遇”大征集。不管是强制购物、缩水游、收取年龄差别费,还是零负团费骗局,只要是您曾遭遇过的林林总总的“旅游潜规则”,都可以向我们倾诉。我们期望,在这场“3·15”龙门阵中,消费者能增强维权意识和技能,旅行社和导游能未雨绸缪防患“偏门儿”于未然。
旅游“潜规则”让消费者很受伤
用上最宝贵的假期,拿出许久才存下的积蓄,消费者们出门旅游,无非是借机放松疲惫的身体,放飞苦闷的心情。如果在旅行途中,因为无良旅行社和导游设置下的种种陷阱、骗局,搞坏了消费者的心情,这种情况下不生气,几乎是天方夜谭。
不可否认,消费者遭遇的“旅游潜规则”不可谓不狠。华西都市报4日就报道了《出境游不参加自费项目护照被扣》,成都市民罗先生和爱人1月25日去普吉岛旅游时,就因为没有接受导游推荐的自费项目,而遭遇了一系列的麻烦。“因为没参加自费,导游很不待见,感觉就不像是在一个团。”更让罗先生没料到的是,1月30日普吉岛旅游的最后一天,导游以办登机牌为由收走了他们的护照,翻脸说没参加自费的旅游如果不每人交600元,就要扣下护照,事件一度惊动中国驻泰大使馆。
如果说方才这类旅游乱象是强硬派,那“温柔”一刀照样给你添堵不含糊。以前大肆盛行且臭名昭著的“年龄差别费”,
就是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一种。如果你是年龄60岁以上或21岁以下,那小心被一些旅行社划入消费能力可能存在“问题”的“特殊人群”,对“特殊人群”实行特殊照顾,得加收金额不等的额外团费,几乎是赤裸裸的歧视。还有所谓的“低价游”、“零团费”等等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只要消费者入了团到了旅游目的地,那将有多进购物店、增加二次消费、以次充好等手段“招呼”您,最终会让您明白“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
专家点穴导游收入异常化是“病根”
“可能很多消费者还不知道,其实旅行社或导游公司,是不会给导游发放工资的,或不全额发放,这种旅游行业内部的制度缺陷,决定了导游得靠游客消费中的回扣和提成,‘找’到自己的工资。”一位从业经历长达7年的旅游记者说,这就是消费者在旅行中频频遭遇各种“旅游潜规则”的症结所在。
来自内江的女孩儿林琳,大学时念的是旅游专业,临近毕业时,英语过级、考导游证,梦想做一个导游把旅游当工作的她忙得不亦乐乎。可就在她踏入旅行社实习仅2个月之后,她便匆匆结束实习,并选择从事与旅游丝毫不沾边的工作,跟旅游业说了“拜拜”。“我是被吓倒了。”被人问起原因,林琳说,“当着游客的面笑嘻嘻的,背地里却合着商家宰游客,有些被发现了还恶言相向,我觉得我做不到,只能告别这行了。”
成都律师赵其中介绍,旅游行业纠纷偏多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旅游合同权利与义务约定不明确、旅行社旅行安全警示不到位、旅行社内部管理不善、游客自身疏忽大意和行为不当等等。他建议消费者,在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时,认真细致看清楚每一条条款,纠纷出现之后一切以合同约定为准,方便事后纠纷的快速妥当解决。
针对导游收取回扣提成,客观造成宰消费者的旅游乱象问题,赵其中点穴说,让导游不再像业务员,旅行社或导游公司每月按时按质给导游发放合理工资,或者报给消费者的团费价格里,就已经包含了导游费用,“长此以往,或许导游靠回扣提成生存的尴尬现状,会逐步消失,最终收益的,将是广大消费者。”华西都市报记者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