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在清新福建品味文旅交融下的灵秀与沧桑 | 大美中国
旅游
旅游 > 极致之旅 > 正文

穿越古今,在清新福建品味文旅交融下的灵秀与沧桑 | 大美中国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地和丘陵地貌,有山、有水、有海洋,更有中国最高的森林覆盖率,“清新福建”名副其实。


除了绿水青山之外,美景、生态、人文、艺术、古韵……福建旅游从来不缺关键词。闽都名人故居聚集的三坊七巷、万国建筑博物馆鼓浪屿、东方建筑明珠土楼、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武夷山、平潭蓝和石头厝相辉映的平潭国际旅游岛……拥有丰富“旅游大餐”、“文化大餐”的清新福建在文旅融合消费新时代下,正式跻身旅游大省行列。

凤凰网旅游以“古今建筑”、“自然生态”、“匠心艺造”、“风味诱惑”四个维度,结合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讲述大美中国清新福建之美。

作者:黄橙、幸鹏

历史回眸中的矜持与张扬

泉州篇

在人类古代文明的发展史上,曾经存在着一个穿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辽阔海域、借助季风航行,这是古代东西方之间最重要的文化和文明交流通道之一,中国人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通道的西端是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威尼斯,通道的东端就是位于福建的泉州市,历史上它的名字叫——刺桐。

泉州,一座拥有14处国家级、40处省级、数百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城,一个令理学家朱熹感叹“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宗教圣地,一座能欣赏到南音、梨园戏、木偶戏和高甲戏等古老神奇剧种的文化城邦……

泉州曾是唐宋时期中国的外向型大港口,距今八百年前的宋朝,泉州犹如今日的深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不同肤色、不同宗教的人带来的异域文化,给泉州带来了清朗开放的气息,并一直延续至今。

比如涂门街上现存的国内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清净寺,它创建于北宋年间,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形式建造,高耸的阿拉伯式门楼轮廓依在,西墙正中有一法拱形的高大璧龛,龛内刻有古阿拉伯文的《古兰经》经句,保存完好,拜坛两侧有6个尖拱宝盖状石龛,均浮雕着阿拉伯文。而与清净寺相距不过百米的,便是香火旺盛的关帝庙。关帝庙里形神兼备的众多塑像,一个个均是你我耳熟能详的英雄好汉。正殿门口有一对联:“诡诈奸刁到庙倾诚何益,公平正直入门不拜无妨。”泉州人的开明通达由此可见一斑。

又比如开元寺有“百柱殿”之称的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这“百柱”来自不同朝代、不同寺院,既有宋、元、明各时期的海棠花式柱、圆柱、方柱和蟠龙柱等,也有从已毁的元代印度教寺移来的十六角形辉绿岩石柱。这样的“百柱殿”都可以为泉州僧众所接受,开元寺的历代住持来自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不同宗派,也就可以理解了。

数百年前,刺桐港内桅樯林立,舟楫摇曳,世界各国的商人、学者、传教士都想到中国这块神秘的大陆一探究竟,一条 “海上丝绸之路”就这样铺展在烟波浩渺的大海之上。明清之后随着漳州月港和厦门港的兴起,其作为大港口的作用有所减弱,可是辉煌的文化遗迹依然隐士般散落在街巷和山野中,待人探寻和沉浸。

厦门篇

相比起唐宋时期的泉州过于久远的往事,遗落在万国博物馆鼓浪屿别墅里的隐秘心事,或许更容易拨动人的心弦。

漳州路口的古榕高而挺拔,随风飘扬的长须像关羽的美髯,让窄窄的坡道充满了古意。廖家别墅就在小坡上的不经意一拐中,呈现出它的幽静,楼已年久失修,可是,石砌的宽阔台阶依然完好地想将人引向曾经的富丽堂皇。

这座钱庄老板的私家别墅于1919年1月9日张灯结彩,因为廖家的二小姐廖翠凤要嫁给牧师的儿子林语堂。这场看似勉强的婚姻,却在两个男女的细心经营中开始了先结婚后恋爱的甜蜜。

廖家别墅的庭园里栽着高大的白玉兰树,六月花开时满园的香。只是没等到玉兰花开,林语堂就带着廖翠凤远走高飞,到美国哈佛大学求学去了。正是这千万里的磨难和互相关照,林语堂才有了那个著名的领悟:“婚姻就像穿鞋,穿的日子久了,自然就合脚了。”

学成回国后,林语堂和妻子多次回到廖家别墅小住,庭园里的香樟、白玉兰树曾倚靠过他们的浓情蜜意,那石阶上的斑驳光影亦曾轻拂过他们恩爱的衣袂。林语堂坚贞的爱情追溯到源头,就是发生在这幢廖家别墅里与廖翠凤的相识、相亲。

比起鼓浪屿的其他别墅来,以豪华著称的黄家花园最具有传奇色彩,那是因为它的主人黄奕住创造了财富神话。一个南安金淘乡下的剃头匠到印尼打工,摇身一变就成了跨商业、银行、保险、房地产、种植等多行业和跨中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商界巨子。

黄家花园的中楼有一家史馆,清楚地写着黄奕住的发财过程,曾经经历困苦、屈辱、艰辛和磨难,曾经拥有机遇、智慧、眼光和胆识。1919年,当东南亚的富商都在犹豫不决是否回国投资时,他毅然决然带着2800多万美元(折合银币4000多万元)来到厦门,定居鼓浪屿,做起了房地产生意,兴办当地人还很陌生的自来水厂和电话公司,很快就成为厦门公用事业和房地产的最大投资商。

在鼓浪屿,黄奕住为别人盖房,十余年就投资建造了160座房子。当然,他也没忘记给自己盖房,一盖就是三幢,掩映于古榕、刺桐、腊梅、香樟、芙蓉、修竹之间,俨然是一座迷人的大花园。

四面回廊、双向步阶、剁斧凹槽廊柱、大理石楼梯、红楠木家具、青铜镂花的壁炉……当年所有的时尚元素都被融会贯通于中楼。而中楼天台的视野更是宽广:日光岩近在眼前,升旗山绿树成荫,一片海域也在若隐若现、若即若离中展示着朝雾晚霞的成千风情。

黄家花园一度成为国宾馆,接待过一些名人,如蒋介石、邓小平、美国总统尼克松、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等等。一个剃头匠的财富故事因为这座黄家花园的存在而得到无尽的延续。

漳州篇

如果说在闽南金三角中,泉州如沧桑银杏,厦门如出水芙蓉,均耀眼夺目,那么漳州便犹如那冬之水仙,虽清芳盈盈,却毫不张扬,也因这样一种长期的矜持,使漳州的历史文化保持了厚重的原貌。

福建历史上有四次大规模的移民潮,漳州的发展就是第二次移民潮造就的。唐总章二年(669年)岭南行军总管陈政奉旨率府兵3600多人进驻绥安(漳州前身),平息当地的“蛮獠啸乱”,并屯垦于此。漳州被这些移民当成了自己的家,被注入了爱和血汗。

经历了唐朝平稳的发展,宋朝的漳州人有点钱、有点闲了,就开始追求功名以光宗耀祖,追求文化以愉悦精神。南宋时,漳州有幸迎来朱熹这个学者式的官员,作为学识渊博的理学家,朱熹到了哪儿都喜欢授课讲学,他坚信“知识改变命运”这个硬道理。在漳州兴办书院时,他还撰写印发了《四书集注》,据统计,宋代福建中进士七千多人,居全国第二。漳州人中进士、举人的孩子为数不少。

到了明代中叶,随着月港(今龙海市海澄镇)的崛起,取代泉州刺桐港成为我国东南对外贸易的主要商港,漳州一下子就“阔”了起来,迅速跻身闽海大都会行列。明洪武元年(1368年)漳州成为府、道、公署所在地。

如今,走在漳州老街,明清石牌坊、州府埕、老街骑楼依然风韵犹存,其中最夺目的是跨街而立的四座明清牌坊。在香港路北端双门顶有“尚书探花”坊和“三世宰贰”坊,听牌坊名就知道漳州出了部长级的人物,一个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探花郎,官至礼部尚书的林士章,一个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吏部右侍郎蒋孟育。这表明宋时的好学之风,终于在明朝开出更大的花,结出更大的果。

新华东路东端岳口街的“勇壮简易”坊和“闽越雄声”坊,都是清康熙年间奉旨建造的,分别表彰立下赫赫战功的漳州籍将领蓝理和许凤,这两个人在统一台湾的战役中都有突出表现,尤其是蓝理曾在澎湖拖肠血战,救施琅将军出重围。战后,康熙曾令其解衣而亲抚其疤,并御书“勇壮简易”、“所向无前”两匾赐之。蓝理先后任天津总兵、福建提督、左都督等职,挂镇朔将军印。

这四座牌坊均为3间5楼12柱,石仿木结构,以青白石相间建造。古牌坊上的石雕浑朴精致,花鸟人兽各具神韵。在“勇壮简易坊”和“闽越雄声”坊上,各有5处镂雕洋人形象,说明清初外国商人往来于漳州已司空见惯。

离开漳州明清牌坊,往南靖县书洋乡田螺坑深入走去,那里有漳州人引以为傲的 “中国最美的土楼群”。

相比起福建的其他土楼,无论追溯土楼历史的久远,还是建筑形态的奇异多样,漳州土楼都给人更为丰富的遐想。在数以千计的漳州土楼中,南靖县书洋乡田螺坑的土楼建筑群是最美丽的,它由一方、四圆五座土楼组合而成,有人戏称之“四菜一汤”,令人不能不感叹民间语言的生动!田螺坑地名的来历颇为蹊跷。有村民说,它得名于村庄背靠的湖岽山状似田螺;也有人说,田螺姑娘的神话故事说的就是黄家祖宗,那个叫黄百三郎的幸运儿,因为田螺姑娘的神助,才得以从一个养鸭少年成为一方富绅。

田螺姑娘未必是真,黄百三郎可是确有其人。田螺坑黄氏族谱证实,清朝嘉庆年间黄百三郎从永定移居此地,并在这里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

这个养鸭少年充分利用山涧泥地尽是田螺,以及谷深林密的地域优势,不断扩大再生产,为自己赚取了第一桶金。像大多数中国人一样,黄百三郎有钱之后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盖房。作为饱经战乱和迁徙之苦的客家人,盖房总是盖得如铜墙铁壁。

最先盖起来的是方楼,也就是“那碗汤”,雅名“步云楼”。别小看咱们的养鸭专业户,古人对知识的追求比现代人更不含糊。黄百三郎不仅能在生产和商业动作中顺势而为,在盖房上亦能因地制宜。沿着高低地势将中厅修建成阶梯状,让人进入大门后就能体会“步步高升”的快感,这样既突出了祖厅的重要地位,又寄托了“平步青云”的美好愿望。

继“步云楼”建成之后,黄百三郎的后代又环绕着它先后建起了“和昌”、“振昌”、“瑞昌”、“瑞云”四座圆楼。从建造年代和构造方式可以判断,居高鸟瞰形似梅花的田螺坑土楼群并不是事先的精心规划,而是一种神奇的巧合。

建筑专家和旅行者不约而同地将“中国最美的土楼群”这顶桂冠送给了田螺坑,周边的土楼人家也没有异议。倒是田螺坑里那几位九十多岁的老婆婆纳闷了,她们曾经逢人便问:“城里的房子不是这样的么?”

福州篇

福州历史悠久,建城史可追溯至秦末汉初,无诸因反抗秦国及助刘邦打败项羽而被封为闽越国国王,其于今福州冶山一带建城为都,号为“东冶”。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历史上长期为福建地区的政治中心,如今为福建省省会,也是福建的政治、文化中心。

人来人往,巷深巷浅。随着福州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城市建设的快车道,旧城改造中, 有的老街已经湮没,有的旧貌换新颜,有的在等待新一轮的变革。

唐代遗存的桥下安泰河静静流淌,它曾是福州的护城河,河岸上繁荣过好一阵子。有人以“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箫管从柳荫榕叶中出。”形容安泰河,想来当年它也不比秦淮河逊色多少。只是灯红酒绿中没有诞生过名妓,这河上风情就少了入书入戏的亮丽。

如今,河畔除了安泰楼和对面的一排木楼尚有点古香古色,宋代诗人曾巩所描绘的“人在画楼犹未睡,满堤明月五更潮”的景象,恐怕连福州西郊也难觅其影了,好在安泰楼流传百年的市井小吃锅边糊古韵犹存。

沿着安泰楼旁的小巷走去,拐入南后街,就是福州著名的明清建筑群——三坊七巷,这里是福州古城最具文化气息的地方,林则徐、林觉民、冰心、严复……,这些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仿佛都隐约于灰泥高墙、青色小巷、木楼斜晖中。

悠闲地走在福州的老街上,依然留存的文化气息在心头悄悄留下或深或浅的烙印。

有福之地的自成风流


武夷山篇

郭沫若曾以诗人的陶醉写下备受争议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武夷山属丹霞地貌,峰峦岩壑所呈现的色彩显得特别明丽,在数千万年的地质演变、风雨雕琢与岩体崩解等内外力作用下,形成了山耸千层,峰峦如削、如劈的自然风貌。

这些神态各异,或雄奇粗犷,或俏拔挺秀的群峰倒影于碧水悠悠的九曲溪中,其万千风情只有亲历其境的人才能品味得出来。九曲溪发源于三保山密林,经星村镇流入武夷山风景区,绕山九折,约9.5公里,自然形成“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山水奇观。

漂流九曲溪,竹筏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坐在竹筏上,即使无人介绍两岸风景及其传说,时而于“曲水流穷处观危峦”,时而于“波平如镜中望丹峰”,亦能从山挟水转,水绕山行中享尽刺激和乐趣。

筏经四曲、三曲,撑篙人请我们观看绝壁高处的船棺,只见壁立溪畔的悬崖半腰有天然形成的山洞,洞口露出看来有点残破的棺木。这一具具神奇的船棺高悬于崖壁之上经历了三千多年的风雨飘摇,至今还在向游客展示着古代闽人的丧葬文化。漂流九曲溪时,只要稍加留心,摩崖石刻处处可见,虽然岁月的剥蚀风化,造成了许多石刻局部残缺破损,但其神韵、美感却不减当年。如宋代理学朱熹的石刻“逝者如斯”在曲水流穷处映入眼帘,让人心灵上忽有某种触动或省悟。

欣赏九曲溪的最佳位置是天游峰。天游峰的侧面是刀削斧劈的晒布岩,以其宽一千公尺、高五百公尺的恢宏壮观扣人心弦,这座武夷风景区中最大的岩石以岩壁上布满了数百道条缕分明的沟纹为特色。

从晒布岩侧往上攀登,先到茶洞,再从茶洞沿峭壁攀登840级石阶才能到达天游观。天游观是道士的天地,这里曾住过一批有信仰的高人,炼丹成仙,或幻想奔月与嫦娥为邻;或希冀长生不老留在这儿与丹山翠峦长相厮守;当然也有另类的道士想成为孙悟空的,腾云驾雾四处云游。武夷山真是一个放逐灵魂的好地方,像朱熹这样顽固的老学究也痴迷这儿,在武夷山一住就是四十年,还留下一些亦真亦假的风流故事。

平潭岛篇

平潭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距台湾新竹港68海里,是大陆靠近台湾本岛最近的区县。整座岛面积251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一大岛。平潭孤悬茫茫大海中,不同岩体在海流和风力的代用下,塑造出奇绝壮丽的海蚀造型地貌。

半洋石帆位于苏澳镇看澳村的海面上,茫茫海波中有一个圆盘状的大礁石,托着一高一低,一胖一瘦的海蚀柱,犹如两片巨大的风帆。据说,它是中国最大也是最罕见的燕山晚期花岗岩海蚀柱。对于当地渔民来说,它更像是他们幸福的象征和希望。看澳村海岸边还有更让人惊奇的海蚀地貌礁石群,有的如剥开待吃的仙桃,有的似含苞欲放的莲花,还有的像是开盖飘香的青蟹……只是当地人见怪不怪,还以为四海都有这样的景观。

海坛天神的奇绝完全可与半洋石帆相媲美,它就像一个巨人平躺着,头枕在塘屿岛的金色沙滩上,双脚伸入东海碧波中,身长330米,头部、耳朵、喉结都有模有样,挺胸凸肚,体态栩栩如生。在符合身体比例的地方翘着一个柱状风化岩体,如男性生殖器,成为周边渔妇求子的膜拜物。海风和海水就是雕塑海坛天神的艺术大师。

平潭兼具人文和自然之美的景点就是南寨石景区,在一个空阔的低丘陵地带遍布着形态各异的球状风化花岗岩。南寨山历来是海防要塞,满山的壕沟和碉堡今已荒草萋萋。这里曾经是战火纷飞的前线,目睹过明嘉靖四十三年戚继光军队扫荡倭寇的渡海作战,回荡过郑成功的兵马坚定反清的操练声。即使到了今天,山头依然驻扎着军队。给我印象至深的是一处酷似唐僧礼佛的石景上,有古人依势用石块堆垒成的瞭望孔。南寨山最精彩的石景应数满脸蜂窝状的阿凡提,以及鸳鸯理翅、情人系列等景观。

三十六脚湖的景色则是一派层峦叠翠,山光流影,与平潭岛周围日夜不息的天风海涛相比,这里无疑是平和温馨的家园,适合于人们来此休闲。三十六脚湖因湖形如大章鱼的触角而得名,是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也是平潭人的生命湖。要是没有此湖,恐怕也就没有平潭的人文历史。湖畔有草甸,极适合放牧,宋代官府曾在这里设过“牧马监”。

如今,这里的水草依然摇曳生姿,见证平潭从“高颜值”迈向生态宜居岛的进程。

太姥山篇

太姥山是福建的第二大名山,比起俏拔秀丽的武夷山来,它显得更为粗犷,以岩峻、洞奇、水媚见长。

太姥山位于东海之滨,享有“海上仙都”美称,山上可以晨观海上日出,可平时山上却少见溪流、泉水、瀑布,所以几乎没有武夷山那种山水相映的情调,又由于绿色植物偏少,太姥山也难觅层崖叠翠的景观。然而,这样的少水缺林却使太姥山那些球状、柱状、板状的奇岩异石无遮无挡地得到展露。“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之说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太姥山的整个山体由粗粒花岗石组成,地壳运动使它从茫茫大海中拱出海面500米至1000米之间,天然形成千岩竞秀,万壑回萦的磅礴气宇。太姥山最动人心弦的是那些象物肖人的奇岩怪石。“和尚讲经”、“金猫扑鼠”、“仙人锯板”……,据说仅这样一眼就能看破而呼出其名的奇岩怪石就有360处,可见“太姥无俗石,个个是神工”确实不是徒有虚名。

在千姿百态的峰峦中,“九鲤朝天”可以算是太姥山的一大名景,看那一排参差错落的峰尖多象九条硕太的鲤鱼正昂首冲天,在波涛中欢跳腾跃,其“翘首龙门欲破空”神态倒让人有点感奋。在落星洞附近的“金龟爬壁”则有一段有趣的传说:跟随太姥娘娘修行多年的金龟,在太姥娘娘羽化升天之时,想咬紧她的衣裙紧随而去,不幸的是在惊惧失措中从石壁滑落而下,至今仍趴在悬崖中央,望天兴叹。这就是太姥升天石侧的“金龟爬壁”奇景。

太姥山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别的山体经历一次地壳运动也许就一劳永逸了。太姥山显然被折腾了好几回。东西向断裂了也罢,南北向再次断裂,岩体崩塌和重新组合,形成了一系列大型走廊式的裂隙岩洞,人在其间穿行,要做各种动作才能通过,也难怪有人说穿越岩洞是做“太姥健身操”。


冠豸山篇

冠豸山位于闽西山区,绿翅鸭千里迢迢跑到石门湖上过冬,甚至过完了冬还不走,对一个地方生态的最高褒赏莫过于此了。

冠豸山不高,从山脚到峰巅大约200多米。长寿亭是欣赏冠豸山美景的最佳地点。“生命之根”在眼前的幽谷中挺立着,高60多米的孤独石柱,在偌大的翠绿山谷中,怎么看都很醒目,它的生命活力更因丹霞地貌的色彩得以彰显。

从长寿亭极目远眺,望得见竹安寨,那是冠豸山的另一处景点。看得再远点,就是连绵不绝的群山在薄雾中如梦如幻。继续往峰顶攀登时,游人会路过好几个书院遗址。据记载,古代冠豸山有很多书院,林则徐、纪晓岚都曾经来这儿游历过,并留下墨宝。

冠豸山的幸运在于亦雅亦俗,雅的是有书院遗迹、摩崖石刻;俗的是有“生命之根”和“生命之门”,以及与此相关的民俗联想。这样的景点该列为你一生中必游的胜地。

历史图腾中的精神传承

四堡雕版篇

四堡在闽西山区属于很另类的地方。一是地理位置很特别,处于连城、长汀、清流三县的交界处,这样的地理位置容易滋生自由,游离于政权或规章之外;二是乡貌民居很异样,不像农村,也不像商埠重镇,那是因为明清时期这儿曾是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留下“曾经阔过”的痕迹。

四堡是一块狭长的山中盆地,可耕之田奇缺,邹氏家族慧眼独具地选择了四堡。严厉的家训、家法和族规,以及来自于文化中原的耕读理念,使四堡的客家人明显有别于闽西山区的原住民。

日出而作,日落关灯睡觉的山区原始生活因为客家人的到来而有所改变,油灯之下是可教的孺子在“头悬梁,锥刺股”地苦读。即使如此,在万里挑一的科举制度下又有几人能够金榜题名?据记载:自明代中叶至清末,邹氏家族共有169人获得科举功名,但其中只有2人考上举人,绝大多数人都是“业儒不就”。

明万历八年(1580),在杭州当官当腻了的邹学圣(1523-1598年)顺手将苏杭先进的印刷技朮带回四堡,在雾阁村开起雕版书坊来。刚开始,这些“落榜生”给邹学圣打工,也只是刻刻版、帮着印刷印刷,至于包装、销售等等当然是让见过世面的人做去。后来,学艺学到家了,家底厚一点的人也就自已开起了印刷作坊,鼎盛时四堡居然星罗棋布着100多座中小书坊,60%的乡民从事印刷业。一个土里土气的乡村摇身一变,就成了闽西的重要商埠,来此贩运书籍的商贾络绎不绝。四堡因印刷品“垄断江南、行销全国、远播海外”而成了明清两代著名的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

四堡印刷业的兴起,细究起来除了人才优势之外,印刷原料可就近取材也是一大优势。雾阁、马屋四周盛产枣木、梓木、梨木和小叶樟,四堡人制作雕版所需的材坯和印书所需的油墨靠的就是这些木料。四堡周边地区传统造纸业的勃兴,解决了四堡雕版印刷业发展中所需纸张的来源问题。如长汀治平乡生产的玉扣纸、连城姑田生产的宣纸、宁化安乐生产的毛边纸等。这一切都大大降低了印刷成本,使四堡的印刷品在价格上完全可以与京、宁、杭等地雕版印刷业竞争。

四堡唯一的弱势是地处偏僻的闽西山区。然而,只要运用得好,一个地方的弱势也是可以转化为优势的。比如《金瓶梅》明朝刚问世,就被列为禁书,在京、宁、杭等地难以出版,而在四堡却能够公开印刷。

凡是到四堡一游的人,都难免会问,四堡人印刷业干得好好的,怎么就突然不干了呢?当地人对此解释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是1860年石达开的部队在汀州连城一带与清军作战,毁坏了四堡大量的印书房;有的说最致命打击是铅印技术的出现,新印刷技术的刻书质量、效率使传统雕印技术望尘莫及;有的说是因为1906年科举制的的废止,使大量四堡印刷的四书五经等书籍无人问津。事实上,历史就是历史,它总要留下一些谜的,追问下去谁也没法给你满意的答案。

慈济宫名医篇

无论怎么看,今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的慈济宫仿佛都不应该坐落在一个村庄里,它皇宫式的建筑架构精美得令人咋舌,在宋代,它大概可以算是国家的重点工程了。

将这样奢华的宫殿建在闽南一隅(今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是因为这儿出了一个神医吴本(音滔)。他本来也只是乡间郎中而已,因医好了皇帝母亲的病,而且长期坚持为乡民义诊,才获得如此的恩宠。

天圣九年(1031年),宋仁宗之母乳疾,太医束手无策,皇帝只好下诏征医。此时,吴本在闽南行医多年,医德高尚,声名远播,地方官员举荐他进京就诊。于是,他从闽南乡间千里迢迢赶赴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一个多月时间才见到奄奄一息的病人。虽然延误了医治良机,然而皇太后还是在他施针炙,处良方、敷草药、服丹丸的“多管齐下”中得以康复。皇帝有意挽留他在宫中做一名御医,吴本婉言谢绝,仍然回老家做他的“赤脚医生”。

两年后,漳州、泉州一带突发瘟疫,哀鸿遍野,吴本带着几个徒弟,四处义诊,活人无数。

这样有功于朝廷,又恩泽乡民的高尚名医,其精神当然值得全国人民学习。先是乡人在吴本死后,塑肖像于白礁龙湫庵祀之。又有地方官员将吴本的先进事迹上报朝廷,要求褒扬其医德。然而,时值辽、西夏进攻北宋,仁宗皇帝在吃了败仗后,甚至屈辱地向辽、西夏送“岁币”以保平安,哪有心事管这些事儿。直到了绍兴二十年(1150年),宋朝已偏安于南方,离闽南近了许多,宋高宗忽然感念起吴本治先祖乳疾之恩,动用国库,任命钦差大臣率领京城临安的艺人工匠到白礁,依照皇宫建筑,改建龙湫庵为慈济宫,并赠“慈济”匾额。“闽南故宫”之说便是由此而来。

白礁慈济宫之所以能获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因为宫内有六件国宝级文物:一是正殿石阶下的祭坛献台边缘的飞天仙女石雕,乃建宫时的原物,工艺精湛,造型大方;二是明成祖皇后所赐的“国母狮”;三是吴本生前炼丹煎药用的青铜香炉;四是正殿门廊清嘉庆年间台南县白礁后裔捐赠的十根青石雕蟠龙石柱;五是竹叶联石雕“慈心施妙法,济众益良方”和“保我德无量,生民泽利长”,一笔一划都是竹叶,在书法上独具创意;六是正殿顶棚没有用一根铁钉的斗八藻井。在十分边远的闽南乡间,这些宝物经千百年依然幸存,唯一可以理释的是,当地人世代都对吴本充满敬仰之情。

这样浑厚的情感就像宗教一样,与身体、与灵魂同行。

漳州剪瓷雕篇

记载说明,至少在明末以前,剪瓷雕就已经盛行于粤东、闽南各地,直至康熙年间传入台湾。瓷雕闻名之处,首先是有瓷。提起“瓷都”,大部分人第一印象是景德镇亦或是德化,而漳州,可算是另类“瓷都。

当年由于海上贸易发达,当某一种国内名窑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走俏时 , 漳州港口附近的磁窑便大量仿烧其产品,并迅速投入市场,从而成为物美价廉的产品。这些磁窑统称漳州窑,俗称“米窑”,因早期仿造青铜器的器型及釉表开细如小米粒纹而得名。

瓷器是易碎品,在海上贸易搬运途中难免有损坏。碎掉的瓷片没什么用,只能扔掉,所幸,花花绿绿的碎片被有心的人看到,突发奇想尝试拿来做点别的。于是,一种新的工艺就此产生。

聪明的漳州匠人用碎瓷片再次加工,以水泥作为粘合剂,制作成色彩鲜艳的人物或鸟兽,将它们粘在寺庙、宫观、府堂、亭阁、照壁之上,摇身一变,成为举世无双的艺术品。

剪瓷雕分为平雕、立体雕、叠雕、半浮雕。平雕着重于构图,一般用于近景;叠雕则多用于高处屋顶的龙凤走兽、 水族飞禽和花卉树木,用彩瓷表现凤毛麟角 、红花绿叶。

剪瓷雕工艺中,技术难度最大的要数立体雕,如古装戏剧武将人物的盔甲、文官的蟒袍、才子佳人的宽衣窄袖。剪瓷雕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在布局经营上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使剪瓷雕的画面在有限的空间中能够展示更为丰富的内容。

这项技艺融合了泥塑、绘画、雕刻等创作技法,作品既有绘画色彩的生动性,又有雕塑的立体感。无论人物的动态神情,花卉的千姿百态,飞禽走兽的轻盈矫健,都能层次分明、形态逼真地表现出来。

时至今日,没有人能说出这项旧物改造准确的发源时间和发明地点。不过,从宋代晚期兴建的西山岩“初来寺”有剪瓷雕,可以说明,这项技艺的出现距今已经几百年光阴。

而这门手艺的传承,大多靠“口手相授”,没有多年的实践不可能做出好作品。如今,这项需要耗费极大体力的苦活,和许多技艺一样,也面临着失传的窘境。

齿颊生香的难忘记忆


福州篇

美食的诱惑力,男女都抵挡不住。如果眼不见,倒还能勉强意志坚强一下。这聚春园偏偏开在福州最繁华的东街口,很考验人呢!聚春园名气太大,近两百年的开店史,在福州首屈一指,价格也跟着首屈一指。

聚春园的第一任老板叫郑春发,原是官府的家厨,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很多,归结起来就是此人善于博采众长,连老爷内眷偶尔兴起烧的菜,他也要揣摩学习;路过小巷闻到奇香,他必定循香而去,弄清什么菜肴可以如此富有魅力,哪怕这种香味来自乞丐的饭碗,他也要一探究竟。这样的厨师明显具备艺高胆大的素质,不少闽菜源于他的创造。

最著名的莫过于佛跳墙了,郑春发开始做这道菜的时候,菜名叫“坛烧八宝”。其实,原料远不止八样,需要十八种主料,十二种辅料参与。听听这鲍鱼、鱼翅、海参、水鱼肉……就知道好料云集。三十多种原料分别加工调制后,分层装进绍兴酒坛中,先以荷叶封口,而后加盖。用炭火烧沸后再用微火煨五、六个小时而成。

哪位美食家吃了“坛烧八宝”,诗兴大发,写出“坛启荤香惊四邻,佛舍经书跳墙来”虽然已经不可考,然而,“佛跳墙”的菜名却从此不胫而走,沿用至今。

有郑春发这样厨艺高超的掌门人,以及他培养的继承者,聚春园一直是门庭若市,长期为官府承办宴会。辛亥革命后又成为省府及各局,巨商名流宴宾之所。

时至今日,想在聚春园品尝佛跳墙,也得预约,对名菜的崇敬感就在这预约中油然而生。当然,聚春园还有不少名菜,如鸡汤氽海蚌亦让人对鲜美有了至深的理解。

荔枝肉的问世大概与佛跳墙同期,能将猪肉这样俗的东西,做得像荔枝一样雅,让其色、形、味皆似,怎能不对福州厨师的功夫刮目相看!关键是荔枝肉的味道酸甜相伴,爱者对它倾心,恨者对它入骨。总之,吃过的人必不敢相忘。

厦门篇

如果说临海靠湖,让人见到了厦门的美丽;那么街头巷尾的美味摊点就是厦门的风骚。林林总总,厦门的早餐与这座精致小城一样,担得起“古早”二字。

在厦门的早餐品种中,花生汤配韭菜盒子是最具代表性的,在当地人眼中,它们比豆浆配油条高了一个档次,甚至于只有吃到了这一套才算开始了新的一天。

20世纪40年代,黄则和老师傅在轮渡码头和水仙码头摆摊小卖花生汤,独特的口味和诚实的经营创下了品牌,解放初落址中山路。

顶着中华老字号的名气,黄则和花生汤算是经历了岁月的磨练。如今生意越做越大,开分店、做快餐,气势很是让人担心,就像看见气球吹得越得越大时总不免杞人忧天。不过,即使这个气球破了,花生汤仍然可救它一命。就花生汤而言,黄则和的手艺已经到了独孤求败的境界了。

按理说,花生汤是寻常之物,应该技术含量低才是。不过,黄则和不知得了什么神助,竟然能将其弄得汤色乳白,清鲜甘甜;花生片酥烂而不碎,一抿尽数化开。有时我会觉得花生汤过于甜腻了,好在黄则和店主早料到有人口味比较挑剔,就先打个鸡蛋,以滚烫的花生汤冲之,既丰富了营养,又让幸福的人觉得甜到好处。

至于韭菜盒子,自然是花生汤的绝配,表皮金黄酥脆,内里糯软白嫩,作馅的韭菜又香又嫩,味道鲜美得很。本土乡情浓厚的本地人甚至以它为乌龙茶的茶配,作为与昨夜的彻底告别。

有人说,泉州人的一天是从面线糊开始的,不少厦门人的一天也是从面线糊开始的。然而,泉州人对厦门面线糊是吃不惯的,戏说泉州面线比针细,厦门面线比棒粗。撇开这样的是非与争议,他们都达成了一个共识:自己是面线糊的铁粉。

面线糊作为厦门的特色早餐之一,溪岸路的老店阿玲面线糊最为火爆。每天从早上6点卖到10点,过点不候,打着灯笼也找不见它的踪影。想吃?还请明天赶早,而且八成还要排队。

阿玲卖的面线糊色泽总是与众不同,别家的面线糊颜色煞白,像生了病的病号。而她家的面线糊是朱红色的,像是用来治病的,且专治馋症患者。面线糊除了要有美味的汤,配料也不能马虎。阿玲面线糊的特色配料有两样:一是鱼丁,一是肉丁,像是卤过,又像是煎过,总之十分独特,过口不忘。还有一种配料也值得一尝,那就是包裹着薄薄一层地瓜粉的海蛎。客人点了它,阿玲必定会在面线糊里加上几小段韭菜,香极了!

武夷山篇

到武夷山如果仅仅陶醉于碧水青山,是有缺憾的。武夷山以朱熹为代表的人文景观赋予山水更隽永的内涵,武夷山的乡野美味也是不能忽视的,而且这些美味跟朱熹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朱熹这样学识渊博的道学家,居然近庖厨,善烹调,创制了八卦宴、文公菜等佳肴,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奇葩。

当年朱熹只是南宋的一名小官,日子过得并不富裕,所以《朱子治家格言》中才会有这样的话:“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宴说白了,更像是农家饭,如炒田螺、炖红菇、白莲甜汤等等。由于这些乡野风味都是利用当地特产烹调而成的,其味觉明显迥异于别处,个别家常菜之美味可口竟然让人惊为天厨所制,这应验了朱熹的一句名言:“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

朱子家宴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葱汤麦饭,这道菜有点来历。据传,有天朱熹讲学归来,路过女儿家,可叹的是女儿家贫,只能以炒麦饭和葱汤相待。朱熹见到女儿面有愧色,就写了一首诗安慰她:“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为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

此菜的具体做法是:先将白米熬熟,捞出米粒来炒饭,然后在米汤中加上葱花和盐巴。这道菜简单得有点离谱,要不是注入了朱熹父女的浓浓亲情,很难将它当作一道名菜来品尝的。

朱熹对烹调的爱好应始于中年之后。朱熹夫人于1176年病逝,这年朱熹47岁,他不仅需要打理家中六个儿女的生活,而且随着他学术成熟的遐迩闻名,远近学友纷纷前来切磋学问,砥砺理学,滔滔问辩,侃侃论道。五夫里一时成为众贤毕至之地。招待友人,即使没有美酒佳肴,也要有几样可以上桌的乡野风味,烹调手艺当然马虎不得,而且有迹象表明朱熹愈老对烹调的爱好愈热衷。

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54岁的朱熹显然已经不满足于家常小菜,他与蔡元定等学者结合武夷山民间饮食特色,按易经原理创制了清雅淡泊、奇峭瑰丽的八卦宴。八卦宴采用煎、炸、清炖等烹饪方法,菜肴中有拼盘、羹、汤、丸等形式。其最大的特色是菜上齐后,整个宴席犹如一幅八卦图,可谓匠心独具。遥想当年他与友人把盏谈《易》,举箸品“卦”,该是何等潇洒畅快!

朱子家宴中有一道压轴的美味——五夫白莲汤,看着洁白脆嫩、果实圆大的白莲置于瓷碗中就已赏心悦目,入口更是满嘴清香,如莲开味蕾。

说来也巧,理学从创立之始就与莲花结下不解之缘。北宋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曾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到了南宋,朱熹等理学名家就生活在五夫里清波漪涟的十里荷池之侧,他曾挥笔写下了《爱莲诗》:“闻道移根玉井旁,开花十丈是寻常。月明露冷无人见,独为先生引兴长。”

朱熹爱莲,不仅爱莲花所蕴藉的理学精髓,而且将莲子烹调成各种各样的佳肴,日日品尝,谁又能说得清他的理学之灵气不是来源于美食之中呢!

版权声明

本文由凤凰网旅游原创首发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转载请联系后台,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想勾搭主页君,可以加我们私人号:

生活家LIFE+

ID:   lifeofwealth2015

我们还为你准备了更多目的地实用指南

回复以下关键词获取:

国内:西藏 | 北京 | 港澳 | 台湾 | 川渝 | 湖南 | 云南 | 江浙 | 东北 |内蒙古 | 新疆

| 福建 | 西沙 | 甘肃

国外:日本 | 英国 | 美国 | 法国 | 德国 | 新西兰 | 俄罗斯 | 东欧 | 中东 | 非洲 | 欧洲 | 大洋洲 | 南亚 | 韩国 | 朝鲜 | 南美 | 东南亚 | 以色列

编辑:张致宁

主编:许玥

投稿:all_travel@ifeng.com

新浪微博:@凤凰网旅游

如果想获取更多最新的旅行资讯,可以下载我们客户端凤凰新闻】并订阅【旅游】频道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