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模式:助力打造永定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旅游
旅游 > 正文

“五色”模式:助力打造永定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地处福建西南部,以“福建土楼”享誉海内外,永定现存土楼23000多座,分布在全区24个乡镇,其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本体楼有23座,已经形成景点的土楼聚集区的有高北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初溪土楼群、土楼沟等。2020年,永定区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定点帮扶地区,在文旅部的大力支持之下,永定区委、区政府抢抓战略机遇,立足发展优势,全力构建“东楼西湖北线”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逐步探索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五色模式”,推动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相继获得了中国旅游百强县、全国土楼客家文化旅游知名品牌示范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县名景、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全国十佳文化生态景区等荣誉称号。“十三五”期间,年旅游总收入最高峰达到140.06亿元,年增长率超过40%;接待游客达到1230.37万人次,年增长率超过24%。

文化和旅游部定点帮扶 成效显著

6月9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对口支援永定游戏产业园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永定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会议中心举办,14个游戏产业项目完成集中签约,开启了永定文化产业发展新纪元,为“重振永定雄风、再创永定辉煌”注入新的动能。这是文旅部定点支援永定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对口支援永定以来,在干部帮扶、规划指定、文旅产业项目推动等方面积极行动,成效显著。

永定抓住文化和旅游部对口支援契机,加速构建“东楼西湖北线”全域旅游格局,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顺利承办市第二届文旅大会,民宿、研学业态加速壮大,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重新,加速文旅产业复苏。2020年接待游客825.3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1.54亿元。

在发展过程中,永定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政策支持,加快土楼景区5A提升、龙湖综合开发、中央红色交通线暨金砂红色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中、高端民宿发展,丰富旅游业态,培育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全力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加快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让永定文化和旅游走出福建、走出国门、步入国际。

在发展过程中,永定逐步实现“规划进盘子、项目有落地、产业有提升”,加快发展“东楼西湖北线”全域旅游。土楼景区夜景工程、特色土楼民宿等业态不断丰富;龙湖综合开发项目全面启动,高标准、高起点完成了龙湖片区发展规划修编,策划生成了“龙湖十大工程”等一批优质的基础设施项目和文旅康养项目;金砂红色小镇全新亮相,牛牯扑毛泽东史迹馆对外开放,中央红色交通线建设再添风景。

同时,永定旅游也通过各种宣传途径不断为人所熟知。中国首档世界文化遗产探寻体验类节目《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在永定,并在浙江卫视播出;“土楼活起来”2020年永定土楼民宿季暨民宿产业发展培训班顺利举办;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文化迎春艺术为民”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家服务基础活动顺利开展。这些都进一步打响了永定旅游的知名度。

“五色”模式:助力打造永定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五色”模式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定点帮扶下,永定推动旅游与文化、乡村振兴、工业、康养等多个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了永定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五色模式”,“五色模式”是以永定区核心旅游吸引物本身颜色为核心特征概括出的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红色模式”——红色旅游火热发展

“红色模式”,是指依托永定的抗战遗迹和红色故事,借助文旅策划和创意,形成基于历史史实的红色旅游发展模式。

永定是“红色摇篮”、著名的革命老区、当年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革命基点村266个、在册革命烈士4730人、开国将军16人,是“中央红色交通线”内地唯一大站——闽西工农通讯社所在地,在福建革命斗争史上创造了“八个第一”:诞生了福建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农村团支部,建立了福建省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第一支工农红军部队、第一个红色审判机构,首创溪南土改分田经验得到了毛泽东的充分肯定并在中央苏区和其他革命根据地全面推广,革命基点村数量排名全省第一,养育了以张鼎丞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先辈,被誉为“红旗不倒之乡”。

近年来,永定依托金砂红色旧址群、中央红色交通线、福建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抚市泽东楼、岐岭牛轱扑、中共闽粤赣特委(省委)、闽西苏维埃政府等革命遗址,用博物馆、旧址展示、场景还原等形式呈现红色历史,将大众对红色历史的追寻和探索变为可以感知、体验的旅游形态。

同时,永定积极打造红色研学旅游。整合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理顺红色研学教育培训体制机制,打造以中央红色交通线为龙头的研学游基地,构建红色旅游带,丰富旅游业态,延长旅游动线。

“五色”模式:助力打造永定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黄色”模式——土楼资源合理利用

“黄色模式”,是指以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文化资源,在文旅融合和文化体验性产品开发中所形成的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福建土楼以生土夯筑而成,有圆形、方形等不同形状。最初的土楼是出于族群安全形成的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封闭的结构既有利于客家人的家族团结,又能防御匪患。2007年永定成立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2008年,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永定“三群两楼”——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

发展至今,永定已建成福建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福建土楼博物馆等土楼景区、景点,吸引游客源源不断到来。据了解,2019年土楼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86.1万人,实现门票收入1.87亿元。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标表示,“永定土楼资源丰富,只发展土楼观光是不可持续的,要活化利用土楼资源,丰富土楼旅游产品,做强品牌特色,持续吸引游客。”

对此,永定积极挖掘土楼的文化内涵,吸引年轻人回土楼创业、依托土楼发展民宿产业等,活化利用土楼资源。

1985年出生的江加祥从小在土楼里长大,对土楼有很深的情感。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他选择回到家乡,在永定土楼王景区内开了一间“印象土楼”画室。琳琅满目的土楼油画、融入土楼元素的文创作品吸引游客挑选购买。“我想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让土楼品牌传播得更远、更广。希望游客到永定后不只是看一看土楼,还可以带走关于土楼的一些记忆。”江加祥说。

去年12月9日,在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指导下,举办了“土楼活起来”2020年永定土楼民宿季暨民宿产业发展培训班,支持永定特色民宿产业发展,鼓励将土楼改造成有特色、上档次、适宜现代人居住的高端体验民宿,既保护了土楼,让土楼“活起来”,又让土楼回归原本的居住功能,增添旅游新业态。

南江村位于永定湖坑镇南部,距离福建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11公里。南江村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现有圆形、方形、八角形、月牙形等形态各异的土楼23座。湖坑镇南江村与厦门读旅民宿品牌合作,将村内的朝阳楼和东昌楼两座土楼打造成高端民宿实现“一楼一品”。民宿在外观、结构上保留了传统土楼的模样,房间内现代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两栋楼共有16间客房,均价在千元左右,平时周末的入住率能达到70%。”东昌楼民宿管家江世佳表示,不少到土楼景区的自驾游客都会选择在民宿住一晚,感受原汁原味的客家文化。

与此同时,文化和旅游部积极探索文旅产业扶贫新模式,助力永定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立足永定客家土楼资源,以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永定高质量发展超越。积极对接推进“沉浸式土楼演艺”“数字文旅会客厅”“云演艺”、“5G新媒体”等项目落地,加强永定土楼文化IP开发和转化,以数字化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

“五色”模式:助力打造永定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绿色模式”——绿水青山亲近自然

“绿色模式”,是依托永定良好的自然生态、山岳湖泊河流资源等,通过旅游发展,将“绿水青山”转变为核心旅游吸引物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永定积极构建以土楼客家文化游、龙湖(王寿山)山水生态游、中央红色交通线红色研学游为、以乡村休闲旅游为补充的“东楼西湖北线”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其中,龙湖景区是棉花滩水电站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景区,有65平方公里的辽阔水面,山环水绕、景色瑰丽,具有发展绿色、生态、健康旅游的优势。龙湖景区将水域良好的自然生态转变为游客可亲近的旅游空间,打造生态旅游模式。

“我们将投资近10亿元打造龙湖客运港、环湖生态景观大道、龙湖渔村等项目,努力将龙湖景区打造成与土楼齐名的风景区,提高永定的旅游吸引力。”福建土楼龙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斌说。

同时,永定依托山地、梯田等资源,将乡村旅游发展融入“绿色模式”,推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带富一方百姓。

瑶下村位于永定古竹乡,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村南有佛教名山南华山,旅游资源丰富。2020年,瑶下村投资三百余万完成村道硬化、路灯更换等16个项目,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修建了村口至南华山旅游风景区的栈道,把村庄与南华山旅游景区连通起来,发展佛缘朝圣旅游。“‘天上瑶池,地上瑶下’,南华山为瑶下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们打造了‘南华八景’‘瑶下八景’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古竹乡党委书记温永招说。

岩太村地处永定陈东乡东北部,2014年,岩太梯田景观被农业部授予“中国美丽田园”。近年来,岩太村紧紧围绕打造世界客家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大力建设乡村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特色乡村,把文化旅游与当地农民群众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相联结。通过农民丰收节、观赏梯田风情、品尝岩太八大碗美食、享受森林氧吧等特色旅游项目,努力打造文、农、旅等融合发展的度假旅游村落,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的动能,使岩太这个古村落摆脱落后原始的村容村貌,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蓝色模式”——酒水温泉释放活力

“蓝色模式”,指依托永定区温泉水和酒水两类资源,发展度假旅游和工业体验旅游两种旅游形式,形成基于不同水资源的旅游发展模式。

永定地热资源丰富,已开放利用的温泉有7处,流量约200万立方米,其中依托天子温泉建成4A级景区——天子生态旅游区,丰富了永定旅游产品类别、优旅游产业结构。

同时,永定金丰酿酒观光工厂2016年入选首批福建省观光工厂,该工厂将客家小坛酿造传统技艺展示给游客,游客还可以亲自动手制作米酒。金丰酿酒观光工厂将酒的生产、品鉴、购买转化为游客可全程参与的工业旅游体验内容,在丰富永定区旅游业态和游客旅游体验的同时,也为传统酿酒业的发展提供了以旅促工的新发展模式。

“我们计划投资23亿元打造中国土楼酒村项目。该项目紧邻洪坑土楼群,将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助力永定全域旅游发展。”金丰酿酒观光工厂总经理助理郑敏福说。

“五色”模式:助力打造永定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黑色模式”——煤矿遗址焕发生机

“黑色模式”,是指依托永定的煤矿遗址资源,借助创意策划和现代科技,对接旅游市场需求,形成的工业旅游发展模式。

煤炭曾经是永定富民增收最重要的支柱产业。随着相应国家去产能政策,永定审时度势提出“文旅兴区”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过去“卖煤炭”向“卖文化”转变,实现从“以煤富民”转向“以旅富民”。

福建省煤矿遗址公园位于永定培丰镇境内,定位为“国内少有,华东唯一”的井上井下立体式工业遗址特色公园。该公园本着为福建煤矿开采留历史、留文化、留遗迹、留情怀的宗旨,利用原培丰煤矿的井上下建(构)筑物和设施设备,融合矿山文化、煤矿开采、地上景观、井下探秘体验等元素,建设集“爱国主义教育、廉洁文化教育、煤矿传统教育、大中小学生教育、自然科普教育”基地和“艰苦奋斗教育体验馆”为一体的福建省煤矿遗址公园。

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工程建设费用1亿元,规划占地面积57.9亩,实际用地面积33.1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煤矿博物馆、地面景观、建筑改造和地下景观(井下探秘游)四大部分。既满足了游客对于煤矿这一特殊产业形态的认知,又通过虚拟现实、全息投影、互动技术等为游客亲身体验地下煤矿开采提供了新的场景,将废弃的工业场地转变为可吸引游客的工业旅游地。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