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襄水


来源:《襄阳晚报》数字报

人参与 评论

在襄阳,如果说襄山是一座具有坐标意义的山峰,那么,襄水就是一条具有坐标意义的河流。襄水在襄阳地方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许多诗人在他们的诗作中,都把它作为襄阳的一个文化符号来咏诵。

在襄阳,如果说襄山是一座具有坐标意义的山峰,那么,襄水就是一条具有坐标意义的河流。按习惯来说,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因为襄阳城在襄水之北,所以叫襄阳。

多少年来,很多人都为一个“谜”而疑惑。那么有名气的一条汉水从襄阳城边奔腾而过,为什么襄阳人的先辈不选择汉水当坐标为城市取名,却偏要以一条不那么有名的襄水当坐标来为城市命名?

有人推测,也许是因为阳的含义比阴的含义好些。如果以汉水为坐标,襄阳城在汉水之南,只能取名为汉阴;而以襄水为坐标,就可以取名为襄阳。这个说法,似乎有点牵强。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关联的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等,以哲学的思维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阴和阳是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种属性。阴阳相反相成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根源。阴阳之间,讲求的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平衡。不存在哪个含义好、哪个含义不好的问题,在中国,以阴取名的城市并不少,如:徐霞客的故乡江阴、岳飞的故乡汤阴,还有山西的山阴、山东的蒙阴和平阴、陕西的华阴、湖南的湘阴等。

为什么襄阳不叫汉阴呢?这个谜底在于汉水的变迁。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古时,汉水流经襄阳时,由于城西的山峦阻隔,分成了两支,一支从城北流过,另一支则与襄水和檀溪湖的水汇合,从城南流过。《襄阳府志》记载,襄阳有襄山和襄水。“襄山,县西北五里,以水驾山而下,故名。其水南流为襄水,北流为檀溪。”“昔日汉水,会檀溪、襄水,以绕郡城,过岘山复入于汉。是以《水经注》云:又与襄湖水合耳,非今日汉江所经也。”“襄水,城西五里,源出襄山。《汉书·志》注‘襄阳’云:应劭曰,城在襄水之阳,故名。”综合这些记载可知,襄阳城西北有襄山。发源于襄阳西北群山的水驾山而下,分为两支,南边的一支叫襄水,北边一支叫檀溪。汉水流经襄阳时,与檀溪水和襄水合而为一,合流后的这段水仍被人们称为襄水,当时襄水的规模很大,可以行船。特别是流经檀溪湖一带时,浩浩荡荡,十分壮观。襄阳的古城正好在襄水之北。襄阳人的先辈们以襄水为坐标,把自己的城市取名为襄阳,想来是经过充分考虑的。如果以汉水当坐标为城市取名,很容易陷于雷同。因为,在汉水边上的城市太多,想以汉水当坐标为城市取名的地方也必然不少。而当时的襄水,其规模并不比从城北流过的汉水分支小,以襄水当坐标为自己的城市取名,就避免了这种雷同,更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叫襄阳的确比叫汉阴更有个性,陕西就有个县城叫汉阴。

襄水发源于襄山(今尖山),《襄樊市地名志》说:襄水亦称襄渠,今群众俗称南渠。泉水沿宋家包北侧,经转子山、关路口北流,进入市区,与摩旗山东麓杨家岗流出的泉水汇合,继续北流,经麒麟店汇孙家冲所流溪水,进入营盘村,又汇虎头山冲所流溪水,经琵琶山、真武山、羊祜山、郑家山,绕岘首山向南流,于观音阁注入汉水,长约十八公里。

襄水后来成为一个水利设施。它的功用,主要是承接襄阳城西北诸山之水,把它导入汉水,不让它对襄阳城造成水害。同时,它又对襄阳护城河水起着调节作用。护河口水少的时候,襄水可以作为补充;护城河水太多时,又可以回流襄水,导入汉水。襄水古时水量充沛,河水“每岁夏秋泛涨,民地万余亩田辄为泽国(《襄阳县志·城防》)”。说到这里,襄阳人应该记住一个名字,他就是南朝·宋雍州刺史张邵。张邵在镇守襄阳时,“筑长围,修立堤堰”,把汉水与襄水切断,防治了襄阳的水患,并“开田数千顷,郡人赖之富赡”。后来历朝沿袭疏浚,加固堤防。清同治四年(1865年)襄阳知府方大湜重治此水。光绪年间的《襄阳府志·山川》载:“今檀溪已涸,而襄水不改,城西南诸山之水,皆归渠入汉。”襄水随之变小,甚至一度被人们忘记。

但是,人们忘记了襄水,老天就会来提醒,2004年8月连降暴雨,由于襄水部分地段被人为阻塞,以至襄阳部分城区被淹。这时,人们才重新重视襄水,重视襄水的作用。市政府下力气对襄水进行疏浚整治,目前,已成为一条景观带。

襄水在襄阳地方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许多诗人在他们的诗作中,都把它作为襄阳的一个文化符号来咏诵。

襄阳诗人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一诗中写道: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早上,站在已有些秋寒的江水边,诗人看到,树叶已开始飘落,大雁已经结队往南飞去。自己的家就住在襄水的边上,在这里可以遥遥地看到楚天的云头。

孟浩然说“我家襄水曲”可以证实,孟浩然住宅北边的北涧,就是襄水的一段,它是襄水汇入汉水的入水口。孟浩然故居涧南园,就是襄水南边的一块园圃。北涧离楚国都城鄢(今湖北宜城)不远,所以诗人说“遥隔楚云端”。诗人常常坐船溯流而上进入襄阳城,或者随流而下进入汉水,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唐代,襄水为诗人孟浩然的出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唐朝诗人贾岛到襄阳浏览,留下《汉江》一诗:

习家池沼草萋萋,岚树光中信马蹄。

汉主庙前襄水碧,一声风角夕阳低。

蜀汉先主刘备在襄阳时,被蔡瑁派兵追杀,情急中,刘备马跃檀溪,留下佳话。襄阳人为了纪念刘备,曾在离马跃檀溪处不远的地方,建立了汉主庙。襄水正好从庙前流过。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描写襄水时,用了一个“碧”字,说明当时的襄水是很清很美的,和习家池、汉主庙一样,都是襄阳的知名景观。

相关专题: 智慧襄阳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郭小璇]

标签:张邵 襄水曲 汉水

人参与 评论

网罗天下

凤凰旅游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