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盘点江苏省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中国江苏网

人参与 评论

为了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江苏作为文化大省,境内的各类文化遗产自然少不了,其中有数项技艺更是入选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就让小编一一细数这些珍贵的中华文化瑰宝并告诉你应该去哪里体验它们。

为了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江苏作为文化大省,境内的各类文化遗产自然少不了,其中有数项技艺更是入选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就让小编一一细数这些珍贵的中华文化瑰宝并告诉你应该去哪里体验它们。

1、剪纸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汉族传统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江苏地区的代表性剪纸有扬州剪纸、南京剪纸、徐州剪纸、金坛剪纸等。

体验地:扬州剪纸扬州剪纸博物馆

南京剪纸南京市工艺美术大楼、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夫子庙

徐州剪纸新沂剪纸大师王桂英

金坛剪纸金坛刻纸研究所

2、端午节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江苏苏州市端午节的习俗与其他地区纪念屈原不同的是,纪念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并且习俗出现较其他地区早300多年。

体验地:苏州端午节前后

3、蚕桑丝织

蚕桑丝织是汉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五千年来,它对中国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更好地保存保护祖先留下的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浙江、江苏、四川等三省作为蚕桑生产的主产区和蚕桑丝织文化的保护地,三省文化行政部门联合行动,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为项目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正式入选。江苏地区的代表性技艺为苏州缂(kè)丝织造技艺、宋锦织造技艺。

体验地:苏州丝绸博物馆

4、雕版印刷

作为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刚经》(现藏大英博物馆),不过雕版印刷可能在大约2000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是中国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9年扬州雕版印刷作为雕版印刷技艺的核心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体验地:南京金陵刻经处经版楼

扬州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

5、传统木结构营造

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汉族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框架为主的建筑体系,以土、木、砖、瓦、石为主要建筑材料。营造的专业分工主要包括: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砖作、石作、土作、油作、彩画作、搭材作、裱糊作等,其中以大木作为诸“作”之首,在营造中占主导地位。这种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延承至今。2009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负责申报的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地区的代表性技艺为苏州香山帮。

体验地:苏州怡园、严家花园

6、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太仓南码头,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体验地:南京江苏省昆剧院

苏州江苏省苏州昆剧院

7、云锦

云锦又称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因色泽光丽灿烂,状如天上云彩,故名云锦。云锦区别于蜀锦、宋锦的重要特征是大量用金(圆金、扁金)做装饰,用色丰富自由,纹饰醒目。其品种主要有三类,即库缎、库锦、妆花。现代只有南京生产,常称为“南京云锦”。现在只有云锦还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和独特的技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老式提花木机织造,于2009年9月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体验地: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南京云锦博物馆

8、古琴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汉民族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2003年11月7日,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2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江苏的古琴大师有南京金陵琴派国家级传承人刘正春、镇江梅庵琴派国家级传承人刘善教等。

体验地:南京金陵古琴馆

镇江西津渡

[责任编辑:郭小璇]

标签:剪纸 七弦琴 技艺

人参与 评论

网罗天下

凤凰旅游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