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旅游三注意 伏天儿生活掌握好“度”
热天旅游三注意 从气候角度说,夏季不是一年中最好的旅游季节。但因为夏季时段比较长,学生的暑假也长,所以夏季外出旅游的人还是比较多的。今年入伏,遭遇“火炉”气候,这之后安排旅游出行的,健康是不可忽视的头
热天旅游三注意
从气候角度说,夏季不是一年中最好的旅游季节。但因为夏季时段比较长,学生的暑假也长,所以夏季外出旅游的人还是比较多的。今年入伏,遭遇“火炉”气候,这之后安排旅游出行的,健康是不可忽视的头等大事。
首先要注意吃住,注意防晒。夏季气温较高,人的胃口相对较差,而旅游过程中水分消耗大,所以饮食应以汤食及清淡食品为最佳,最好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可适当配些瘦肉,尽量少食油炸、油腻食品,以防引起消化不良。在住宿方面,至少应选择通风透光的旅店,睡觉前要洗个热水澡,如果走路过多还应搓搓脚心或按摩一下小腿,这些都会加强血液循环,利于睡眠。睡觉时空调温度不宜低于27℃,空调风叶不能对着身体吹。外出时宜打遮阳伞或戴遮阳帽,以防紫外线对人的皮肤伤害,避免长时间阳光直晒可能导致的头晕。
其次是要注意车厢环境。夏季旅游,空调旅行车是最常见的交通工具,要提醒驾驶员不要把空调温度调得太低,尤其室外气温较高时,如果车内温度调得过低,旅客容易患上“汽车空调病”。一般来说,车厢内外温度差在10℃以内为宜。同时,连续乘坐空调车的时间也不宜太长,最好两个小时左右就下来通通风,以免身心疲劳压抑和缺氧。
>还要注意高山、海滨、洞穴“旅游病”。高山、海滨、洞穴风景区是夏季旅游最受宠的地方。不过,登山时常有人患高山反应症,表现为头痛、脉搏加快、呼吸短促等症状,因为随着海拔的增高,气压、气温、氧分压都随之降低,降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人感到不适应,所以患有严重心血管病、高血压、低血压、哮喘病、肺气肿的人,一般不宜攀登高山。海滨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较高,相对湿度较大,钠离子含量也偏大,故急性风湿症、渗出性胸膜炎及糖尿病患者不宜去海滨旅游。洞穴里固然凉爽,但里面非常潮湿,还有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所以年老体弱或关节不好及有风湿病的人要慎进洞穴。尤其还要提醒的是,在爬山或在洞穴内看到清凉泉水时,不要毫无顾忌地痛饮,因为有些泉水里面的有害矿物质是超标的,饮用后对健康不利,所以还是以自带水或买纯净水为最佳选择。
夏练三伏,别入误区
入伏那天,我到公园去晨练,遇上了75岁的邻居老马,他正沿着小路慢跑。我说已进入伏天了,老年人应该减少锻炼,但老马却说一定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健身锻炼没有毅力不行。
其实,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抗热能力远远差于年轻人,在高温天气下发生中暑的概率也明显高于年轻人。加之老年人的血液浓度本来就比较高,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比例也比较高,在炎热天气下锻炼,较容易诱发血栓、心肌梗塞等重症。所以说,老年人在伏天,尤其是三伏天锻炼,是冒着极大的危险的。当最高气温在32℃左右时,老年人要减少运动量,而当最高气温在35℃以上时,老年人要停止一切活动。
无独有偶,第二天清晨,我刚出楼道准备跑步时,发现楼下的小张已经锻炼回来了。小张说,天气太热了,早晨四点多出去锻炼,既凉快又安静,马路上也没什么车辆,尤其是在公园的树林里锻炼,感觉空气太清爽了。
其实,这也就是小张的感觉而已。草坪、树林、花丛等绿色植物,只有在阳光的参与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果晨练太早,阳光往往还没照射到叶片上,绿色植物附近非但没有多少新鲜的氧气,相反倒积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说,绿树丛中是白天散步的好地方,却不是清晨锻炼的好场所。即使天蒙蒙亮在没有什么植物的马路上跑步,马路上包括汽车尾气排放的有害物质,如各种酸、碱、胺、苯、酚、病原微生物等的雾气,会被锻炼者更多地吸入。这些有害物质极易诱发气管炎、咽喉炎、眼结膜炎、鼻炎等疾病。
与小张相反,同事大李总是在傍晚七点后才拎着包下班步行回家。此时,没有了烈日,气象环境非常适宜步行锻炼。大李还得意地写了一首打油诗:烈日炎炎不锻炼,傍晚下班马路见;拎包慢走不停歇,七十分钟效果现。
其实,大李的锻炼也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首先大李是拎包走路,走路时摆动双手就很不对称,也就难以轻松自如,而正确的步行姿势要求甩手走路,即上肢相对放松,手臂弯曲小于90度,双臂前后摆动;其次,大李是“慢走”,运动强度偏弱,而步行锻炼以中等运动强度为最佳,步速最好每分钟一百步;再次,大李慢走是在比较饥饿的状态下进行的,偏偏大李还患有慢性胃炎,空腹锻炼本身就不科学,饥饿行走更是有害于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最后,大李沿着马路长时间步行,正赶上车辆高峰期,势必要吸入大量有害物质,对身体健康也有害。
发挥空调的两个保健妙用
在夏季提及空调的作用,很多人只知道它能降低室内的温度,使人体避免受热。而事实上,空调的保健作用很多,大家不妨记住以下两个妙用。
(1) 降湿,促进身心健康:试验表明,50%-60%的相对湿度对人体最为舒适,也不容易引起疾病。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对人体健康均不利。尤其气温较高、空气湿度偏大时,人会感觉闷热,影响健康和情绪。环境温度较高时,人体就要借汗液的蒸发来排出热量。此时若湿度较高,汗液蒸发速度很慢,人就很不舒服。如果高温伴着高湿,例如夏季雷雨来临前,还容易发生中暑。当空气湿度较低时,汗液蒸发速度才会较快,即使天热一点,人也感到爽快。此外,空气湿度过大时,人体中一种叫松果腺体分泌出的松果激素量也较大,使得体内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的浓度就相对降低,细胞就会“偷懒”,人就会感到无精打采,萎靡不振。长时间在湿度较大的地方工作、生活,还容易患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湿痹症。
所以夏季降低室内空气湿度,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空调降温或直接抽湿,从而促进人体的身心健康。
(2)变温,还有保健作用:医疗气象学家通过试验,得出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在居室内保持一种“气象变化”,以“多变”应“突变”,从而锻炼人的抗“变”能力。事实上,生活或工作在气象条件不断变化的环境的人,例如经常出入高温车间或冷库的工人,患感冒的概率要比在正常环境下工作的人小得多。而常在空调居室和供暖气的房间久待的人,患感冒概率则大得多。俄罗斯的医疗专家就曾采取变化“微气候”的方法,用了三年的时间,将莫斯科第十九住宿学校某一班学生的“感冒率”降为零。事实上,在我国广大农村,耕作的农民之所以很少出现因天气原因而导致的感冒等病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一年四季与土地和自然气候“亲密接触”,对风霜雨雪、酷暑严寒等气候和气象变化已经非常适应了。
在诸多种类的“气象变化”中,以温度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通过不断调节居室温度,可以使人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生理调节能力可以逐渐适应温度的急剧变化,从而提高了人体的自我保护能力,不至于经常感冒或患其他居室病症。而调节室温最立竿见影的工具就是空调。空调开启后,不要使室内一直保持恒温或“准恒温”,而要经常通过遥控器,升高和降低室内的温度,使室温一直处在一种变化状态。当然,刚开始进行这种调节时,整个居室的温度变化幅度应控制在3℃-5℃,半个月后,幅度可逐渐提高到6℃-10℃,从而对人体健康起到有益的作用。
凤凰网旅游微信公众平台账号:travel_ifeng
生活家私人微信:lifeofwealth2015
凤凰财经生活旅游工作室出品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凤凰网旅游微信公众号,回复【全球GO】,了解最与众不同、最意趣的境外目的地攻略,回复【远方】,欣赏震撼心灵的图片文字,探寻国内旅游目的地人文故事
如果你遇到过一家隐世小店,一家极致美味的餐厅,一处令人无法忘怀的景致
欢迎投稿至:all_travel@ifeng.com
我们将为你的作品提供亿万人观看的平台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旅游官方微信
图片新闻
视频
-
实拍日本“最美玩家”打街霸
播放数:190645
-
国行版索尼PS4主机开封仪式
播放数:123261
-
越南小哥用生命Cosplay火女
播放数:172892
-
杨幂代言手游拍广告曝光素颜脸
播放数:78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