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从“中国旅游新政”看出入境游的暧昧关系


来源:凤凰旅游

人参与 评论

2014年,入境游的持续下降和出境游的破亿,刺激着中国旅游人的敏感神经。根据目前趋势,在未来一段时期,中国旅游出境游、国内游、三大市场“两升一降”的格局还将继续存在。 有专家认为,就三大市场而言,大力

2014年,入境游的持续下降和出境游的破亿,刺激着中国旅游人的敏感神经。根据目前趋势,在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国内游、出境游、入境游三大市场“两升一降”的格局还将继续存在。

有专家认为,就三大市场而言,大力发展入境游才是旅游主管部门工作的重中之中,市场驱动会推动国内游和出境游的自然发展,旅游主管部门只需做好市场监管、引导和服务即可。

从国际范围来看,各个国家旅游职能部门,也是把发展入境游发展工作首位,积极通过旅游形象营销、产品推介促销以及跟国际旅行商的合作等举措来争取客源,壮大入境游的发展规模。

在2015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所做的工作报告,不仅对“入境游”和“出境游”的关系进行辩证分析,在2015—2017年工作部署的“515”战略中,也对如何发展入境游进行了重新布局。

那么,这些布局和举措,能否在短时期内扭转中国入境游的颓势?这个问题充满太多想象空间和悬念。

入境游是旅游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标志

各大媒体在对2014年的旅游进行年终盘点时,“中国旅游贸易逆差”是绕不开的关键词。这个定义是否能站住脚呢?

李金早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旅游贸易逆差”这一论调的不实、不当之处:“有一种说法很流行,说‘中国存在巨额的旅游贸易逆差’,说‘2013年我国旅游贸易逆差730亿美元,2014年旅游贸易逆差突破1000亿美元,5年增长近50倍,我国已成为世界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但是,这实际是一个误导性的说法。”

接着他从四个方面指出了所谓“逆差”其实并不存在:出境旅游支出和入境旅游收入,目前不是同一个统计口径,不具备可比性,更不能简单相减;出境旅游支出和入境旅游收入还存在统计口径的差异;出境购物花费高有着突出的阶段性特征和政策制约因素;测算出境旅游支出和入境旅游收入应该进行结构性分析和调查估算,旗帜鲜明地驳斥了“逆差论”。

报告中认为,不应当将出境旅游、入境旅游割裂孤立看待,而应建立“旅游入出境总人次”的概念:“中国已从入境旅游目的地转变为入境旅游目的地与出境旅游客源地的双重旅游国,这是民富国强、旅游发展的表现。入出境旅游在客源地、目的地国和地区产生的相关拉动是综合性的,不应只考虑某一方面。因此应该把入境旅游与出境旅游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统筹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如外贸,讲进出口总额,反映对外经济交往的总体规模。”

报告也明确了大力开拓入境游市场的要求,因为入境旅游是旅游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标志,也是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关键领域。

出境游是拉动出口贸易的重要抓手

曾几何时,旅游只是被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很小的领域来看待,而更为细分的出境游更是如此,尤其是在中国国内,其对于国民经济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

从国民经济,尤其是对外贸易发展的角度来看,报告指出出境游可以极好地拉动出口:“随着出境旅游的大规模快速增长,我国有实力的旅游企业纷纷到国外收购改造酒店,投资建设度假村,许多中国人也纷纷到国外买房产,一部分用于孩子读书或置业,但很大一部分也是用于度假。在欧美,收购一个中等规模的四星级酒店大约投资1亿美金,之后改造装修提升需要再花费一个亿,大部分建筑材料、酒店用品、各种设施和装备都从中国出口过去,许多酒店管理人员和服务员也都从中国带过去,旅游业对中国的出口综合带动效应日益显著。”

这不是空谈,报告引用了一组数据,来佐证这个观点。“根据国家信息中心课题组初步测算,2013年旅游业拉动出口约占当年出口的7%以上。出境旅游,以人员“走出去”为先导,带动对外投资、货物出口、技术出口、服务出口,是新一轮出口和对外投资的先遣队。”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出境游对于国民经济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旅游的层面,而是扩展到贸易、房产、投资、教育等诸多领域。这对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综合、长远的推动作用。

而从政治、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报告指出,“旅游作为增进民间交往,促进民众感情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国家外交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过去由于国际旅游市场规模小,使得我们很少从大外交的角度来审视我国的入出境旅游。”而现在中国每年近2.5亿人次的入出境市场规模,已成为我们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加强与世界联系的重要平台,已成为新阶段我国对外交往合作的重要内容。

由此提出了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开展国际旅游合作;突出大国间旅游合作;深化与目的地国家的旅游合作;大力开拓入境旅游市场;深化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合作等五项具体措施,以期中国旅游业,尤其是出境旅游的方向,能够以一个积极、主动的姿态,推动中国在当今世界背景下大国、强国形象的建立和巩固。

同时,这也指出了中国旅游,尤其是入出境旅游,应当以更友好、开放、文明、润物无声的方式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赢得更多的好感、美誉和支持,提升国家形象,改善中国的国际关系。

文明旅游,到底还需要再强调多久?

“文明”这个词,在李金早的报告中出现的次数之多,几乎令人感到有些意外,而且无论在国内旅游还是入出境旅游的方面,有关“文明”,总是以相当可观的篇幅加以论述和评析。

若回想起刚刚过去的2014年,旅游中的文明的缺失为中国旅游对中国旅游形象蒙上不良印象,报告中对于“文明旅游”的重视和强调,正是对这一现象的正视和矫正——指出不足、指明方向,中国旅游业,尤其是出境游市场,确实需要这样一记清晰透亮的警醒。

“旅游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一旦走出国门,每位中国游客代表的都是中华民族的整体形象和整体素质,回想2014年后半年发生的种种不文明旅游事件,“空闹”、“喷泉洗脚”、“险毁国宝”等等,无一不在给中国人在世界眼中的整体形象大打折扣,令人汗颜。

报告也对“文明旅游”的概念进行了比较确切和详细的阐释:“文明,就是要推动旅游者文明出游,旅游企业诚实守信,从业人员服务至诚。使旅游者普遍做到“讲安全、讲礼仪、讲卫生,不大声喧哗、不乱写乱画、不违法违规”;旅游企业普遍做到讲信誉、重品牌、有担当;从业人员普遍做到自觉宣传文明旅游,自觉引导游客文明旅游。使长期以来存在的旅游不文明顽疾得到有效治理,在全社会形成弘扬文明旅游的新风。”因此要坚决惩治旅游不文明行为,营造文明旅游大环境,达到弘扬文明旅游的目的。

在具体措施中对出境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整治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报告明确要“重点整治出境旅游不文明行为,并从“发布出境旅游文明提示”、“做到出境旅游管理‘三到位’”、把好出境旅游管理‘三关’”、实施《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管理办法》等方面入手着力打“组合拳”,创建文明有序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秩序。

出境游将是中国旅游发展下一步的重要热点,同时又事关中国的国际形象,因而重点强调对出境游不文明行为的整治可谓是迫在眉睫。

对于出入境游,我们不能厚此薄彼地看待。全球一体化时代,“走出去”与“引进来”在对于中国国际旅游形象的塑造,以及积极发挥旅游产业在国际政治、文化、经济交流的纽带作用同等重要。有一点必须明确的是,旅游是一个文明的行业,不管是国内游、出境游还是入境游,文明旅游是最基本的常识和个人素养。如果非要依赖外力的约束和惩罚的警示才能“假装文明”,是不是太过荒谬?

(本文作者 姜千蕊 凤凰网旅游频道编辑、凤凰城市与旅游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郭小璇]

标签:旅游 入境游 出境游 凤凰旅游 李金早

人参与 评论

网罗天下

凤凰旅游官方微信

48小时点击排行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