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戊戌年清明民祭史圣司马迁典礼在韩城举行 以典礼提升城市旅游文化内涵


来源:凤凰网旅游

3月31日,司马迁祠墓庄严肃穆,旗幡飘飘。随着韩城市司马迁学会会长孙升赞礼者的引导,富有金元文化礼仪的鼓乐演奏于长空响起,由中国史记研究会和韩城市民祭司马迁领导小组联合主办的“戊戌年清明民祭史圣司马迁典礼”在陕西省韩城市司马迁祭祀广场正式开始。

3月31日,司马迁祠墓庄严肃穆,旗幡飘飘。随着韩城市司马迁学会会长孙升赞礼者的引导,富有金元文化礼仪的鼓乐演奏于长空响起,由中国史记研究会和韩城市民祭司马迁领导小组联合主办的“戊戌年清明民祭史圣司马迁典礼”在陕西省韩城市司马迁祭祀广场正式开始。

典礼现场

整场活动分为敬献花篮、供品,恭读祭文、唱诵,后裔跪拜、进香等流程。陕西省、渭南、韩城等市领导、文化艺术界名人、专家学者、司马迁后裔、20个不同姓氏的100名司马迁追慕者、社会各界代表等万余人参加了祭祀活动,共同拜谒中华史圣司马迁。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领导依次敬献花篮,韩城市政协主席冯双民恭读祭文。

典礼现场

“相比往届民祭史圣司马迁典礼,大家可以发现此次典礼的节奏较为缓慢,这是为了切身还原过去祭祀的场面,让市民了解到我们的先人是如何祭祀的,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祭祀文化。”韩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辉向记者介绍,“今年的典礼与往年不一样的是,我们将重点放在了民祭与仪规上,我们想把典礼作为一个旅游产品来打造,来更多地展示我们城市的风貌,并且将此次活动作为春季旅游产品的“口袋”,把其他相关春季旅游产品,如桃花节、郁金香节一起推出,为市民及游客打造良好的旅游氛围。

以“中华礼仪”追慕先贤品德,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文冠华夏,一脉相承。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祭祀史圣司马迁大典由“徐村司马迁祭祀”演变而来。“司马迁祭祀”因其独具特色的仪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逐渐从司马迁后裔自发形成的祭祀,发展到与“公祭黄帝”“公祭孔子”齐名的祭祀文化活动,成为社会各界纪念伟人、追思先贤、弘扬文化、传承文明的群众参与性的民祭活动,它既是文祭,又是心祭,是对一个伟大人格的缅怀。

据悉,本次祭祀典礼秉持“尊圣崇贤”的中华传统,以“幽而发愤著信史,崇文尚志谱新篇”为主题,以“中华礼仪”追慕先贤高尚的品德,弘扬司马迁人文精神,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据了解,典礼结束后,司马迁景区还将以此次清明民祭史圣司马迁典礼为契机,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传播中华先贤的崇高品德和坚强意志,学习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营造和谐文明友善的社会良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据了解,典礼结束后,司马迁景区还将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传播中华先贤高尚品德,营造文明友善的社会良俗,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追溯一脉相承的文化记忆。

典礼现场

“司马迁是韩城的城市符号,’风追司马’是韩城的城市精神,我们现在追赶超越,身上体现的精气神很多都是来自司马迁的先贤风范。”王辉说,“我们希望通过发展旅游可以让城市变得更文明、更友好、更开放。用旅游工作来指导城市发展的理念,用旅游的思路来改变城市过去发展的一些规划、策略、理念,来统领整个城市建设,通过发展全域旅游,让城市的文明程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我想这是发展旅游带给这个城市的本质变化。”

韩城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高少武表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旅游作为韩城旅游的重要部分,要将文化与旅游生动的结合,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市、旅游改革先进示范区、以及司马迁景区的“5A级”创建,来达到韩城旅游的提质增效,实现旅游平台的转型。

有传承、有考据、有发展的新时代祭祀“仪轨”

“三献礼”规制是根据司马迁历史功绩和历代官方定位,以“周代仪礼”为基准,承唐开元“大夫宗庙礼”修订,结合当代社会礼俗规矩和韩城特色民俗,形成一套有传承、有考据、有发展的祭祀“仪轨”。

长袖明眸,衣袂飘飘,集诗、礼、乐三位一体贯穿的四佾舞让人们感受到简朴、庄重的氛围。“初献礼”,由司马迁后裔拜受爵、祭酒、啐酒、奠爵。“亚献礼”,执馔者取肉少许给予司马迁后裔,并再授给子孙,这个环节也被称为“饮福受胙”,象征着子孙共同分享祖先恩泽。“终献礼”,则由现场各界人士上香并行礼,民众的广泛参与令这场大典既遵循古典记载,又彰显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创新。本次祭祀大典活动全程伴以继承历代“雅乐”传统,严守基本中华乐礼乐论而制订创作的“乐”,整个流程颇为考究规范。

典礼现场

《史记》开创了我国史学诸多领域的先河,成为后世史家著书的典范。在大典现场,全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徐日辉、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教授陈曦通过演播室向全国观众解读司马迁及《史记》相关文化。嘉宾徐涛朗读《报任安书》,表达各界人士对司马迁的追思和尊崇。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在韩城市一千名中小学生和干部职工朗朗诵读《太史公自序》声中,掀起共仰史圣、祈福中华的高潮。结合文化资源优势和特色旅游产业,司马迁景区启动了“2018年司马迁杯全国《史记》朗读大赛”活动。

据了解,在2016年,韩城文庙、城隍庙、庆善寺、民俗博物馆等多个景区就采取了免门票政策鼓励市民游览参观,“我们希望可以更多地发挥文物及景区的内涵与价值,通过免门票的方式让市民更佳方便地进入景区,在景区中感受、理解传统文化,让韩城市民成为韩城文化的‘宣传员’ ,这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韩城旅游。”王辉表示,“韩城旅游景区的门票收入在我们的旅游收入中不是唯一性的,我们会通过景区的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多个环节来获得收入。”

[责任编辑:徐婧 PSY055]

责任编辑:徐婧 PSY055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网旅游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