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水密隔舱:漳湾福船制造技艺之魂


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人参与 评论

“福船”是对福建沿海所造木帆船的统称。 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镇依山濒海,物产丰富,海域辽阔,是造船不可多得的“宝地”,刘氏先祖刘帝美于明朝洪武年间从闽南只身避难于此岐后之地开基立业,造船传艺。2010年11月漳湾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撰文、摄影:王锦强

“福船”是对福建沿海所造木帆船的统称。早在宋代,福船便以“海舟以福建为上”而著称于世。福船是我国古代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最优秀的木质帆船,是中国尖底型海船最优秀的代表。它不仅适合做深海捕捞的渔船,还适合做远洋运输的货船,同时也是明朝水师的主要战船。如明嘉靖年间,戚继光充分利用了不同类型福船的战斗性能,屡败倭寇船队,获得了辉煌的战果,使福船成为大明朝巩固海防安全的海上长城。此外,福船还是我国使臣出使海外的重要交通工具。北宋徐兢出使高丽、明朝郑和下西洋以及册封使出使琉球都是乘坐福船。明末清初,郑芝龙、郑成功的舰队称雄海上,也大大得力于福建高超的造船技术。超大型福船被商人和海盗们通称为“宝船”。郑和的“宝船”,是当时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艘万吨船。

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镇依山濒海,物产丰富,海域辽阔,是造船不可多得的“宝地”,刘氏先祖刘帝美于明朝洪武年间从闽南只身避难于此岐后之地开基立业,造船传艺。从此,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在漳湾生根发芽。  

所谓水密隔舱,就是船舱中以隔舱板分隔成彼此独立且互不透水的一个个舱区。就一个单独的水密隔舱而言,它由隔舱板、船壳板、水底板、船甲板围成,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隔舱板的位置、隔舱的尺寸大小和舱的用途密切相关。另外还要考虑到船舶的结构强度,隔舱板一般设在船壳板弯曲的拐点处,用以支撑船壳板,从而增加船体的强度与刚度。对于整艘木帆船来讲,水密隔舱的数量不固定,它与船的大小和船的用途有关。一般情况下,船只越大,隔舱就越多。此外,海船上采用水密隔板取代加设肋骨工艺,简化了造船工艺,缩短了造船周期。

漳湾福船的制作工具有直尺、钢卷尺、斧头、铁锤、刨刀、锯子、凿子、墨、斗、钉凿、电钻、电圆锯、电链锯、电刨刀等;材料有杉木、樟木、杂木,大、小不同的铁钉、螺栓、螺母、垫片、桐油灰、麻丝、竹丝等;制作方法繁复,如龙骨(纵肋骨)、梁(横肋骨)、底板(纵肋板)、固定梁佃(隔舱板)、牛头(旁横肋骨)、走马(旁纵肋骨)、水蛇(旁主纵骨)、甲板、尾花、斗盖、穿担波、上波、压板、稔缝、上油漆等都格外细致讲究。在造船的重要环节,如起工、安龙骨、安梁、立桅、画眼、钉斗盖、下水等均要举行祭祀仪式。漳湾造船要祭祀树神(福德灵相,也称“佛翁”)、海神(妈祖)。对树神的崇拜体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环境保护的观念。此外,漳湾镇在农历三日二十三日要抬出妈祖神像出巡,渔民们祈求妈祖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为纪念爱国将领戚继光,每逢中秋佳节,漳湾也要进行曳石火把游行活动。

中国木船水密隔舱制造技术,从十八世纪起便逐渐被各国所吸收采用,至今仍是船舶设计中重要的结构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1912年沉没的巨型邮轮“泰坦尼克号”也建有水密隔舱,由带自动水密门的15道水密隔墙分为16个水密隔舱,跨越全船。当前五个隔水舱进水后,海水就接着迅速向后面的隔水舱漫延。尽管这艘巨轮的水密隔舱技术并不完备,但还是为“泰坦尼克号”争取了2个小时40分钟,使得700多人幸免于难。

漳湾福船制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细秀除了能够掌握面上的造船技艺外,擅长各种船型的制图;刘三济40多年来所造之船近千艘;刘朝为造船心中有数,无需图纸,能完整地设计出图案,并估算出价格;刘朝安能单独制图、全程完成各式福船。至目前为止,福建宁德水密隔舱福船已有传习人60余名。

2008年6月漳湾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11月漳湾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珺楠]

标签:福船 水密隔舱 船壳板

人参与 评论

网罗天下

凤凰旅游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