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沉船背后的“银发旅游”陷阱:无安全保障多隐性消费


来源:凤凰网

人参与 评论

“东方之星”游轮倾覆事故,迄今已造成396人死亡,其中绝大多数是老人。这场灾难带来的不仅是对内河航运敲响了安全警钟,也对日渐火爆的老年旅游提出了安全警醒。随着搜救任务的逐渐收尾,对逝者的保险赔付即将纳

 低价陷阱:低质且无保障,身故赔付仅10万

“东方之星”游轮上的旅客经历几乎与戴长海如出一辙。据家属们说,这游轮长江行的一等舱平铺价格为2298元,三等舱上铺价格为1098元,但这仅仅为舱位的床铺费用,到了景区需得另外交钱。老人们几乎都是在报纸上看到这家旅行社的广告,而后决定要参团旅游

部分家属曾劝过老人退掉船票,或是改乘下班游轮。曾有家属在父母出发前在网上查过,这家旅行社在网上的评价非常差,但老人却觉得还可以:“我们要求不高,能睡觉,能洗澡就可以了。”在出事的前一天,有老人给家里打来电话,说船上条件不错。

来自南京鼓楼区的吴女士,在这次事故中失去了82岁的父亲。她的手机里还留着5月28日家人送老人上船的照片,老人戴着墨镜,精神矍铄,站在“东方之星”天蓝色的船顶上。老人报的是三等舱,位于游轮的第二层。吴女士回忆说,三等舱的房间里住着6名游客,分上下铺,狭窄的房间前是一扇窗户,下面摆放着一台电视机。

这次旅行是老人自己报的名。吴女士曾劝他退掉票,换乘下一班游轮,但被老人拒绝。从此旅行的费用包括了20元的保险费,但保单和所有合同被老人随身携带,他们并没有留备份。“只是出去旅游,谁会想到发生这种事?我们当时哪里注意到那些东西了?”

“东方之星”出事后,协和旅行社的官网已经变成“维护”状态。但与之有业务合作的相关网站上,仍旧可以订购三峡游的相关产品。在相关的产品介绍页可以看到,协和旅行的超低报价,包含的服务非常有限,只包括交通费用和在床上的食宿费用,除此而外的项目,都得另外交费。

其中至少包括两大隐性消费项目,一个是“十大景点的套票”,一个是神龙架和武隆两个远离长江的景区旅游的路费和门票,两者加起来,远超报名的团费。戴长海此次最终花费超过4000元,就是这么来的。

但这样的报价,却很受部分老年旅游者的欢迎。“手头资金有限、节省消费的习惯使老年人在挑选旅游团时往往把价格看成首要因素”,有旅行业内人士表示,很多老人咨询旅游产品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报价。

低价旅行团,甚至是免费旅行团应运而生。但这些旅行团,几乎都存在服务不到位,隐性消费多而且价格离谱等问题。“很多机构、导游抓住老年人节约、贪小便宜的心理,在保健品促销、保险促销时会打着正规旅行社旗号组团”,有业界人士表示,这类“黑社”、“黑导”,在老年旅游市场屡屡出现。

2014年11月,上海老年学学会老年旅游专业委员会与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发布了《上海市老年人旅游权益保障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老年旅游侵权情况五花八门,主要包括:不签旅游合同,或者合同条款不规范,权利义务不明确,任意“宰客”;擅自减少或改变旅游景点,住宿﹑交通工具﹑餐饮等未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以老年人消费能力低为由,任意加价;以“最优惠价”忽悠旅客,然后用“特价机票”不得退票将你套住;有的在旅途中诱骗老年人购物甚至毁约抛客等。

而出现这些侵权行为的老年旅游团,往往最大的噱头就是低价。而在实际的旅行中,除了这些消费陷阱外,人身安全方面的保障也非常低,上述报告也提到,在老人旅游中,有的旅行社未尽安全保障义务,致旅游者人身或财产受损。

比如在与协和旅行社三峡游报价相似的某旅行社在线预定页面,预定13天的三峡游是默认为不选择保险的,即便选购保险,也一共只有两款意外险产品可供选购,一款10元,一款30元。其中10元的保险要求投保人年龄在1-69岁,身故的最高赔付额为10万元;30元款的保险,则放宽到80岁,但71-80岁周岁的,赔付额为50%。

6月5日,上海协和旅行社总经理陶非对媒体称,403名游客中有359人购买了保险,包括人身意外保险和旅行社责任险,75岁以下的保额为10万元,超过75岁的为5万元。

遗憾的是,这类低价低质的“银发游”、“爸妈之旅”、“夕阳红专列”,却一直相当火爆。而老人们的消费习惯,以及组织旅游的风险大,也阻碍了有实力的大旅行社进入这个市场。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老龄旅游产业促进会主任于长江此前曾表示,要改善这种状况,旅行社需要做出努力,但老年人也要逐步改变观念,“游客要明白,旅游的过程是享受,花钱买服务,不花钱只能买罪受。有了这样一种观念,老年人就会自觉抵制零负团费,从而促进旅游市场进一步规范。”

老年旅游亟待出台规范

北京大学老龄问题研究中心养老服务产业组组长郑志刚博士,近期对全国的涉老旅游企业进行过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全国涉及老年旅游的企业也只有不到200家,而在老年旅游这个行业,尚无任何明确的规范指导和规范这些涉老企业的运作。

而中国老年旅游市场将急速膨胀,几乎是必然。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白长虹在今年4月份举行的清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上曾算过一笔账,如果按照2014年居民旅游消费的数额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12%的数值算,假定这个比例保持不变,到2030年中国老旅游消费市场可以1.6万亿。

如此巨大的市场前景,目前却仍是鱼龙混杂。多位业界人士表示,要减少类似协和旅行社三峡旅游这样低价低质的“银发旅游”项目,还得出台相关的老年旅游规范。尽管在2013年,国务院已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老年旅游产业要出台相关政策、规范,但迄今国家层面仍无具体规范出台,倒是上海、四川绵阳、山东泰安等地方出台了老年旅游的规范。

2012年,中国老年学会老年旅游专业委员会曾制定出一份《老年旅游服务规范》,对老年旅游的信息服务、旅游和设施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规范。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正式通过”,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刘德谦表示,尽快出台规范,是解决目前“银发旅游”市场种种乱象的重要措施之一,“有了规范企业才愿意经营,才能提供好的服务,出了问题也才有保障”。

刘德谦认为,正是由于价格上不去、老人对旅游的附加要求高(比如医疗、饮食等)、且老人对旅游的很多环境不熟悉容易出问题,使得旅行社利润低、风险高,许多大旅行社都不愿意推出老年旅游项目。

要想真的做大老年旅游市场、保障老人出游的权益,还得靠政策推动。刘德谦建议,政府应该通过资金支持、税收减免等多种转移支付手段,鼓励旅行社开展老年旅游项目,要求企业在满足好老人出游的种种需求的前提下,对企业实施税收减免;同时,针对老人的出游的人身安全问题,建议应该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老人们出游前买保险。

对于目前的老年旅游中出现的种种消费陷阱,刘德谦认为,既要加强监管力度,靠相关的规范去约束企业;同时也要加强行业自律。

极致旅行体验,就在凤凰网旅游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晴]

标签:旅游 游轮 沉船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旅游官方微信

凤凰旅游

Loading...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