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见识1700万知识青年“战天斗地”的革命情怀
“知青”一词对于八零后、九零后来说可能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名词,然而那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年开始,声势浩大、席卷全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历时三十多年才宣告结束,并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7月1
“知青”一词对于八零后、九零后来说可能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名词,然而那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年开始,声势浩大、席卷全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历时三十多年才宣告结束,并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7月1日,知青博物馆鸟巢展在北京鸟巢开展,借此机会我们盘点全国较大的知青博物馆,感受下当年知识青年在上山下乡时战天斗地的岁月。
在现任国家领导人当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总理李克强、人大委员长张德江、政治局常委王岐山都具有知青的经历。知青运动改变了那时无数人的命运,很多的家庭都有在农村的知青子女,由于还没有恢复高考制度,每一个应届毕业的中学生,如果没有接班和参军的机会,那么等待他们的命运只有上山下乡一条路。对于个体而言,当年1700万知青在最好的岁月离开城市和家乡,把青春奉献给了边疆农村,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改变了当地的闭塞环境,有的甚至长眠在了遥远的异乡,历史不应该忘记他们对开发建设中国农村的贡献;不应该忘记他们那些美好的追求在重重考验下放射出的光辉。
黑河知青博物馆
爱辉所在的黑河市是当年黑龙江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最多的地区之一,他们来自京、津、沪、哈、浙等各大省市。这所展馆是全国最大一家综合性知青博物馆反映当年黑龙江全省185万知青的经历。
知青博物馆
知青博物馆展览的主要特点是以真人真事为主。所采用的资料皆来源于公开发表的文字材料。大多是知青们撰写的回忆录。展览的对象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始自于建国后50年代的京、津、鲁、哈等地的青年自愿垦荒队到“文革”前的有组织有计划安排的上山下乡知青。第二部分是“文革”十年中到黑龙江的上山下乡知青。
展览的主题是反映一代热血青年在党和祖国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一往无前,为党和人民承担了历史责任;他们与天斗,与地斗,与极左路线抗争,奉献了青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业绩,自身也受到了艰苦的磨练;广大知青与农村广大干部群众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结下了深厚的血肉之情。
知青博物馆展出内容共分六个部分:共赴北大荒、闪光的青春、浴火凤凰、苦涩的记忆、大潮落去、两地情。展馆的主要形式除版面文字、图片外,还有图画、场景、雕塑、文物等。
真实再现当年的知青集体宿舍。
在农村学校当老师的知青返城前给学生们的留言:亲爱的同学们再见啦,我实在没有勇气和你们告别,因为我太爱你们了。
反映北大荒知青艰苦生活的油画。
当年流通的粮票。
各界群众欢送知青上山下乡的老照片。当时只有16岁的习近平清楚地记得那趟由北京发出的列车。“全部都哭啊,那整个专列上除了我在笑,都在哭。”
周恩来接见知青代表的照片:中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年到八十年代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开展了规模浩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知青用过的拖拉机。
知青们仅有的个人物品。
知青号森林小火车头。当年用来从林区向外运输木材。
地址: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历史文化旅游区爱辉镇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旅游官方微信
图片新闻
视频
-
实拍日本“最美玩家”打街霸
播放数:190645
-
国行版索尼PS4主机开封仪式
播放数:123261
-
越南小哥用生命Cosplay火女
播放数:172892
-
杨幂代言手游拍广告曝光素颜脸
播放数:78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