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中国] 新疆11个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
12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53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153项)》并予公布。新疆11个非遗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非遗中国] “吃出文化” 细数那些世界非遗美食
近年来,各国独具特色的食文化都面临着消亡的危险,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的传统料理也都呈现出消亡趋势。据悉,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食文化代表的已不只是食物本身,而是一系列的制作工艺和社会活动。现在就来看看那些入选名录的非遗项目的特色吧!
[非遗中国] 黄山市新增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国务院近日批准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06项,黄山市申报的徽州竹雕、徽笔制作技艺、西园喉科医术、徽州祠祭等4个项目入选。至此,该市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1项,占全省总数的29%。此次全省获批国家级非遗项目12家,至此全省国家级非遗项目达72家。
[非遗中国]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
茶叶中国12月5日讯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日前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53项),现予公布。记者在公布的名录中发现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婺源绿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恩
[非遗中国] “海丝申遗”九城聚泉州 扬州分享大运河申遗经验
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学术研讨会最近在福建泉州举行,包括扬州在内的“海上丝绸之路”九城市签署《泉州共识》,共推“海丝”申遗。而扬州愿分享大运河申遗的经验,助推“海丝”申遗,受到国内专家、同行的
[非遗中国] 中国明清城墙申遗排出时间表
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第二次工作会议近日在浙江临海召开,为联合申遗排出了时间表。按照计划,中国明清城墙将力争2018年申遗成功。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一切顺利,届时寿县古城墙、凤阳明中都皇城城墙将有望成为我
[非遗中国] 晋城市国家级非遗项目增至19项
日前,国家文化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市阳城县广禅侯故事和高平市潞绸织造技艺成功入选。至此,晋城市国家级非遗项目增至19项。 据了解,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
[非遗中国] 第四批国家非遗名录北京占15席
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包括新入选项和扩展项306项,其中,北京有15个项目入围。 入围的15个项目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领域
[非遗中国] 上海本帮菜等9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
中国政府网昨天下午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上海9个项目上榜。 浦东宣卷(浦东新区)、精武武术(虹口区)、绵拳(杨浦区)、古陶瓷修复技艺(长宁区)、上海本帮菜肴传统烹
[非遗中国] 湖北省21个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荆楚网消息(记者石倩通讯员宋凯)12月3日,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湖北省有21个项目上榜。至此,全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已达127项。
[非遗中国] 江苏18个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53项),昨日在中国政府网上正式公布。我省共有18个项目入选,其中
[非遗中国] 西安城墙等8处文化遗产列入陕西省申遗预备名单
今年6月,包括陕西省7处文化遗产在内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下一步,陕西省在申遗方面又有哪些准备?近日,省文物局召集专家审议陕西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规划》,8处文化
[非遗中国] 辽宁省非遗项目保护可申请资助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如果在开展保护工作中存在经济困难,将可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文化主管部门申请资助。 昨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非遗中国] 非遗旅游 遗产新生(组图)
大运河苏州段风景秀美迷人 游客在体验京彩瓷制作 刚刚结束的2014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国家旅游局宣布将明年的旅游主题定为“美丽中国—2015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对中国旅游界而言,丝绸之路和京杭
[非遗中国] 徐霞客四百年前游线欲申遗 横跨至少19省市区
400年前,江阴人徐霞客开始了行遍中国的旅程,《徐霞客游记》以浙江宁海县起步,此后徐霞客至少行走了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5月19日,浙江宁海,第十二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举行。 昨日,由部分全国政协
[非遗中国] 海南古遗韵进高校:开启非遗传承新路径
11月22日晚,“民间艺术进高校”系列活动的第一场展演以八音器乐和琼剧为主题,在海南大学思源学堂举行。报告厅座无虚席,慕名而来的海南大学学生和海口市民共聚一堂,欣赏海口市灵山镇民间八音传习所、海口市灵
[非遗中国] 中国彝族火把节暂未入选非遗名录
新华网巴黎11月26日电(记者尚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举行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九次会议26日审议批准了18个申报项目入选非遗名录,中国彝族火把节暂未列入。 此次入选非遗名录的项目
[非遗中国] 曝世界遗产“丹霞地貌”被煤灰填平
丹霞地貌,红岩绿水,沟壑纵横,山环水绕。与韶关相邻的湖南郴州飞天山亦属典型丹霞地貌,徐霞客曾赞叹 “无寸土不丽,无一山不奇”,并镌刻"寸土佳丽"。11月20日,湖南郴州,同属飞天山山系的高椅岭,部分丹霞地貌被灰坝包围。
[非遗中国] 文化旅游系列谈:发展非遗类旅游商品要走两条路
在历届的中国旅游商品博览会、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以及各地市举办的博览会和大赛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旅游商品是肯定会出现的,其中包括世界级、国家级、省市级、一直到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中国] 甘肃公开征求意见:传统口头文学今后也可申非遗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推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就《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我省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
[非遗中国] 北京东城区文化创意人才标准将出台 非遗传承人将入列
记者近日从东城区了解到,一项“文化创意人才标准”正在制定中,文创人才被划分为3大级别。非遗传承人将被列为“文化创意人才”。 据悉,目前,东城区正在制定《文化创意人才标准及地区人才政策研究》。预计半年后
[非遗中国] “甲玛谐钦”成功申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2上午,甲玛谐钦”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组在墨竹工卡县甲玛乡赤康村霍尔康庄园举行了申报成功揭牌仪式。据了解,“甲玛谐钦”作为一种歌舞表演,在当地被称为“崇鲁”,属于“谐钦”的一个分支。
[非遗中国] 中国非遗保护发展报告(2014)在京发布
10月31日,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2011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遗数字化保护中心启动实施,2012年文化部发布的《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
[国内游] 无锡留青竹刻:雕刻时光(上)
每年冬天最冷的时候,乔锦洪都要赶到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的一处丘陵山坳中采集竹子。20多年来,这个距离嵊州市50里的小镇,一直是乔锦洪的采竹基地。因为这里不仅有乔锦洪的熟人,交通便利,更重要的是,这里生长
[非遗中国] 林芝非遗的发展性保护之路
林芝,以风景著称,而我们此行却是因为这里探索出了一条发展性保护非遗的新路。 林芝把非遗项目与当地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率先尝试开辟从文化创意到生活产品的市场运营路线,不是单纯的保存,而是在“生产性保护”
[非遗中国] “非遗”神功后继无人 七旬缩骨大师苦等传承者
说起王宝和,已经算是鼎鼎大名了,他的经历可谓传奇,频繁见诸电视台和平面、网络媒体。他凭家传的缩骨功独步“江湖”,并且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王宝和,今年整整七十岁,从六岁起开始跟父学艺,七岁
[非遗中国] 东北二人转入选国家级非遗
据新华社电国家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日前公布,辽宁的辽菜传统烹饪技艺、大连核雕、琥珀雕刻、砚台制作技艺、中医正骨疗法、东北二人转、中秋节(朝鲜族秋夕节)七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 辽阳二人转作为
[旅游演艺] 非遗剧目展演山东吕剧“挑大梁”
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举办在即,全国各省、市和地区都将亮出自己的传统绝活。非遗博览会在咱家门口举办,怎能少了山东省最具代表性的剧种吕剧的身影?作为本届非遗博览会的开场演出剧目——吕剧传统经典代表剧
[非遗中国] 第三届中国非遗博览会济南开幕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布展工作进入最后一天。记者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展会现场看到,各个展馆已成型,不同地区的展馆设计充分彰显当地特色。 会展中心内外一片忙碌,会展中心大门两侧,两块巨大的展
[非遗中国] 无锡精微绣:时光沉淀的奢华
无锡有两条河,一条叫梁溪河,是无锡的母亲河,自然蜿蜒,流动着江南灵动;一条是赫赫有名的京杭大运河,贯通古今,积淀漕运商业文明。它们就像动静二脉,缓缓流淌,滋养了无锡的钟灵毓秀、今昔韵味。 京杭大运河与
[非遗中国] 文化纽带 山东聊城:县以上非遗保护项目434个
近日,“孔子故乡中国山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采风活动聊城市新闻发布会举行,聊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聊城市文广新局局长杨达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年来,聊城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
[非遗中国] 将传统工艺融入现代产品 西藏探索“非遗”保护模式
新华网拉萨9月22日电(张京品王婷婷)围巾、手包、提包、竹编、藏纸做的笔记本、邀请函……这些用传统工艺做成的产品,正被现代人所接受。自2012年起,西藏林芝地区开始实施传统工艺文化传承与发展综合项目,
[非遗中国] 复古体验 非遗展演 ——中华老字号的传承新探索
新华网上海9月22日电(记者吴宇)亲子嘉年华、中外摄影海报展、复古体验、非遗展演……这些颇具时尚及文化气息的活动,即将出现在9月26日至29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的“2014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上,成为
[非遗中国] 舌尖上的非遗:连环画印上重阳糕礼盒
东方网记者奚亮9月22日报道:重阳节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登高远眺等民间习俗传承至今。而今年的重阳节(10月2日)恰逢十一小长假。为让市民尽享“舌尖上的非遗”——重阳糕,上海市文广局会同上海非物质文化遗
[非遗中国] 把非遗博览会办成惠及大众的盛会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定于10月10日至10月13日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等场地举行。9月22日下午,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济南市执委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动员全市上下共同参与、密切配合,
[非遗中国] 百年“关帝出游日”成均安非遗
南都讯记者李祖成南都记者获悉,均安镇存在百余年的民俗关帝出游日前已被认定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均安镇文化站介绍,此次申报区级“非遗”成功,明年还将继续申报升级“非遗”项目。 被称为顺德最大规模民俗活
[非遗中国] 凌云壮族72巫调音乐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笔者从凌云县文化部门获悉,凌云壮族72巫调音乐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继平果壮族嘹歌、那坡黑衣壮山歌后百色市又一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音乐项目。 凌云县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
[非遗中国] 汕尾渔歌入选国家非遗名录
南都讯记者张昊谭林南方日报记者袁丁杨逸文化部日前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入选名单,汕尾渔歌榜上有名。如顺利获批,汕尾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将达到9个,在粤东西北地区位居前列。目前,汕尾已
[非遗中国] 甘肃千年青城古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图为孩子们空中表演铁芯子。史静静摄 图为鼓阵舞动。史静静摄 9月19日,甘肃榆中县千年青城古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本次活动期间当地民众上演铁芯子、英雄武鼓、西厢小调等青城古镇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中国] 一出侗戏:神秘久远的深山传奇
属于侗族人自己的戏剧 登岑侗寨距离黎平县城48公里。实际距离不算远,但因山路蜿蜒曲折,走起来却很远。总体而言,登岑还是闭塞的。在黎平县其它的很多侗寨,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着旅游
[非遗中国] 【非遗中国】凤翔泥塑:泥土捏造出的无限可能
(文/许伟明 图/默沫) 不起眼的村落,了不起的艺术 陕西宝鸡市凤翔县的六营村,是一个不甚起眼的关中村落。不过这个村子里,却有一项极为独特的国家级非遗,即凤翔泥塑。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在方圆百里内,仅
[非遗中国] 近百件漆艺珍品亮相“海丝非遗系列展”
[非遗中国] 青岛非遗博览园成示范基地:记忆中的民俗
千百年来的民俗文化在慢慢流失,老一辈的回忆也越来越淡然。坐落在即墨的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让市民又重新找回了许多过去的回忆。60多项国家和省级非遗项目,还有12名非遗传承人被请进园区,让更多的“乡
[非遗中国] 北京国际魔术大会促中国魔术“非遗保护”进程
“中国将是世界魔术的‘主场’!”在近日于北京落幕的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魔术大会(以下简称“魔术大会”)上,大会评委会主席、中国著名戏法大师秦鸣晓说。 今年69岁的秦鸣晓不久前刚被确定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
[非遗中国] 武汉非遗艺术博物馆设家装展厅 参观者直呼“接地气”
[非遗中国] 【非遗中国】白棉造纸:深藏山村的古朴文气
代代相传的古老造纸技法 在很多偏僻的地区,在机器没有普及的地方,人的双手依然是造物的主要工具。造出的物品虽然不华丽,但却亲切、耐用、平静。在这些地方,造物依然以极为原始质朴和富有魅力的方式,满足了人的
[非遗中国] 庞文广:蒲庙八音传承人 手抄乐谱推广非遗
南宁蒲庙八音可谓历史悠久,在清朝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已经成立有邕剧班社并开展演出活动。八音是用锣鼓、唢呐等传递出来的声音,听起来激情澎湃、斗志昂扬,是婚庆、开业、贺寿等喜庆节日的传统习俗。南宁邕
[非遗中国] 南昌公布第四批市级“非遗”名录 瓦罐煨汤入选
8月30日,记者获悉,南昌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前经南昌市政府研究同意予以公布,其中八大山人书画、洪崖传说、南昌瓦罐煨汤制作技艺等入选。 南昌市政府希望各级各部门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
[非遗中国] 非遗藏戏唱响拉萨雪顿舞台吸引观众眼球
2014雪顿节期间,日喀则南木林湘巴藏戏团在拉萨龙王潭公园上演八大藏戏之《智美更登》 《智美更登》里的主唱,65岁的次多老人演员们在候场,准备登台《智美更登》藏戏里的蓝面具舞者8月27日,拉萨雪顿节的
[非遗中国] 皮影+老腔+提线木偶+秦腔 陕西经典非遗汇成一台戏
将皮影、老腔、提线木偶、秦腔四个陕西文化元素混搭组合,汇聚成一台大戏,展示咱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这样的形式戏曲舞台上从未出现过。近日,诸多民间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们汇聚在一起,将这些文化元素创意整